李美熹 SPACE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20022013年中国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析-齐鲁医讯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导语
卒中是中国成年人残疾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了解中国卒中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疾病预防和控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卒中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的规范化,中国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必然发生了很大变化。近日,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的Tianjia Guan等研究者在神经病学领域权威取杂志Neurology上发表了题为《2002-2013年中国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析》的研究文章卢永仁,对中国卒中流行病学数据进行了更新,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卒中人群流行病学最新数据。
中国国家卒中筛查(The 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ing Survey, CNSSS)成立于2013年,是一项涵盖中国31个省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仍在进行中的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卒中监测项目,旨在估计目前中国卒中的患病率、发病率时间趋势、危险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目前CNSSS已收录了约129万例40岁以上成年人数据。此项流行病学调查就来自于CNSSS 2013年9月~2015年9月的3万例卒中病例数据,旨在提供2014年中国卒中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数据。此外,研究者还回顾性分析了2002~2013年中国公共卫生统计年鉴中的2002~2013年间首发的12526例卒中患者的死亡率,以此来评估死亡率变化趋势。
主要结论
一、2014年卒中流行病学数据和危险因素
1.40岁以上人群的卒中总体患病率为2.06%,其中74.3%为缺血型卒中,9.4%为出血型卒中。(与之前的国内研究相比,本次研究中出血型卒中患病率显著低于缺血型卒中患病率。研究者经分析认为由于出血型卒中病死率高栗姬 ,其患者生存率低刘新齐 ,故CNSSS筛查中出血型卒中患者人数少,所占患病率低)。吴一迪
表1.研究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及不同卒中类型的发病率a
a.粗略统计人口统计特征及各项危险因素的发病率
b.被定义为缺失受教育信息
c.问卷调查中的此选项被定义为被调查者不清楚其血脂状态及血脂相关的医疗记录
2. 研究发现卒中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2.68% vs 2.18%;p<0.01),乡村显著高于城市(2.49% vs 2.33%;p<0.01),受教育程度低者(仅或未完成基本义务教育)显著高于受过高等教育者(3.02% vs 2.10%;p<0.01)。此外,卒中发病率随着年龄而增长,在70~74岁达到顶峰(4.99%;p<0.01)。
3.文中所评估全部危险因素均与卒中显著相关(p<0.01):其中最大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人群归因危险度为53.2%)济公新传,其次为卒中家族史、血脂异常和缺乏锻炼,这四项是中国卒中人群最大的危险因素,此外房颤、糖尿病、吸烟和超重/肥胖也是我国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表2.卒中多变量回归模型的比值比及风险因素人群归因危险度
缩写词:Cl:置信区间;NA:不适用的;PAR:人群归因危险度
二、2002~2013年间卒中流行病学变化趋势
1. 2002~2013年画眉鸟笼,我国40~74岁人群首次卒中发病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2002年的189/10万人增至2013年的379/10万人,总体年增长率为8.3%(p<0.01)超级龙王。
2.2002~2013年,我国缺血及出血性卒中人群发病率均显著增长(p<0.01),分别从2002年的174/10万人、16/10万人增至2013年的335/10万人、44/10万人。
3.2002~2013年,我国卒中人群中男性及女性发病率均显著增长(p<0.01),分别从2002年的231/10万人、147/10万人增至2013年的436/10万人、321/10万人。其中,男性卒中总体发病率要显著高于女性(p<0.01)。卒中发病率的男/女比例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从2002年的1.57降至2013年的1.36)。
4.2002~2013年冯一非,我国城市及乡村卒中人群总体发病率均显著增长(p<0.01),且乡村高于城市anjeri。卒中发病率的城市/乡村比例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从2002年的0.96降低至2013年的0.89)。
5.2002~2013年,我国40~74岁人群卒中死亡率基本保持稳定(p>0.05),死亡率保持在124/10万人。
中国卒中数据的回顾和比较
上一篇:尼格瑞尔 下一篇:2017.8.14 湛江钢铁《安全日历》-安全湛钢

繁华落尽 转瞬即逝

我们需要透过一系列的训练来突破关卡,我们需要达到一个不受到过去历史的羁绊的心境,透过这样的心境,进而引导成为一个适合进行前进到战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战士,我们的目标是遵循着力量进入无限的领域和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