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熹 SPACE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火龙果学堂订阅号
关注火龙果公众号,更多课程约你共成长!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上,与①、②、③处时间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①建立隋朝②统一全国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统一全国
【考点】51:隋朝的建立;53: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以隋朝的时间轴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隋朝的相关知识.
【解答】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605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①建立隋朝 ②统一全国③开通运河符合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故选A.
2.隋炀帝统治晚年,国内普遍出现“虽有田畴特种兵痞,贫弱不能自耕”、“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的严重情况。出现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导致农村劳动力锐减
B.农民不能按时令耕种,导致田地荒芜
C.科举考试吸引了大批读书人,劳动力减少
D.瘟疫等自然灾害流行,造成人口锐减
【考点】54:隋朝的灭亡.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灭亡,知道隋朝的灭亡是由于隋炀帝的暴政.
【解答】据题干“隋炀帝统治晚年,国内普遍出现‘虽有田畴,贫弱不能自耕’、‘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的严重情况”可知,这反映的隋朝末年农民战争造成的悲惨景象,隋朝末年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隋炀帝的暴政主要表现在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导致农村劳动力锐减.
故选A.
3.古人评价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里评价的是大运河的()
A.灌溉功能B.泄洪功能C.运输功能D.饮水功能
【考点】53: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史实,理解“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大运河的运输功能.
【解答】古人评价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大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当时陆上运输只有骡马大车和肩扛人挑,运输速度缓慢,运输量又小,费用和消耗却甚大,不能满足统治阶级的需求.相比较而言,水路运输是十分便捷省力的.“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运输功能,促进了隋朝南北经济的发展.
故选C.
4.隋朝末年,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反隋,后建立唐朝。大唐王朝发迹于晋阳,故而将其定为北都,与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为“天王三京”。晋阳是今天的()
A.山西大同B.山西太原C.山西忻州D.山西临汾
【考点】55:唐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建立,知道618年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
【解答】618年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故晋阳是今天的山西太原.
故选B.
5.科举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其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计,历代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科举考试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这表明科举制度()
A.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B.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
C.为历朝选拔了大量的人才D.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考点】5D: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解答】科举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其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计,历代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科举考试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这表明科举制度为历朝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解学恭,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故选C.
6.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泷川华音,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下列对唐朝出现这种现象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强盛的国力B.开明宽容的民主政策
C.广泛的对外交流D.男女平等的思想理念
【考点】5E:盛唐的社会气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盛唐社会气象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唐朝是一个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科技、文化繁荣,并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开明的对外政策,唐太宗对各民族“爱之如一”,整个社会激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还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少数民族的人也可以做官和参加科举考试,所以ABC是正确的描述;D选项唐朝不存在男女平等的思想理念,符合题意.
故选D.
7.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名家辈出。下列叙述符合白居易诗作特点的是()
A.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B.平易近人,揭示统治者腐化和人民疾苦
C.淳朴厚重,反映了战乱纷争和政治腐败
D.风格奔放,吸收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
【考点】5J: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本题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为依托,考查白居易诗作特点.
【解答】白居易诗作特点的是平易近人,揭示统治者腐化和人民疾苦.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他的《秦中吟》《新乐府》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揭示统治者腐化和人民疾苦.
故选B.
8.张敏同学学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后,对鉴真和玄奘的事迹进行了对比。下面是她归纳出的两人的共同之处,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唐朝的高僧 
②都是中外友好交流的使者
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应日本政府之邀前往传播佛法。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以两人的共同之处为切入点,考查鉴真和玄奘.
【解答】玄奘,唐朝高僧,贞观年间,为求取佛法,西行天竺,历时17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并以沿途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中印中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鉴真,唐朝高僧,为弘扬佛法,唐玄宗时,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故①②③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④不符合玄奘,不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故选D.
9.如图的“陈桥驿”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作为历史遗迹,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主要是因为()

A.唐太宗在此发动“玄武门之变”
B.隋唐大运河经过的中心地区
C.赵匡胤在此发动兵变当上皇帝
D.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地方
【考点】63: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的建立,知道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解答】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故“陈桥驿”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主要是因为赵匡胤在此发动兵变当上皇帝.
故选C.
10.宋代社会经济生活持续发展。庄绰《鸡肋编》中说:“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燃薪(柴木条)者。”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
①手工业的发展
②农业的发展
③市民生活状况
④商业的繁荣。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
【考点】6A: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以庄绰《鸡肋编》为依托,考查宋代社会经济生活.
【解答】本题考查宋朝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据材料“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燃薪(柴木条)者”可知,北宋时期,①手工业发展、也反映了当时③市民的生活状况.②④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故选D.
11.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建立起空前辽阔的疆域 
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考点】51:隋朝的建立;6D:忽必烈建立元朝.
【分析】本题以“相同之处”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和元朝的相关知识.
【解答】隋朝是汉族建立的政权,不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的ACD三个选项.
故选B.
12.如图是《五代十国形势图》,对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表述正确的是()

A.五代是黄河流域并存的政权
B.十国中没有相继建立的政权
C.五代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D.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考点】62:五代十国.
【分析】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解答】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这个表述是正确的.由于五代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故选C.
13.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黄龙骑士团。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2世纪时,蒙古草原分布着许多部落,各部落之间互相仇杀
B.宋朝时,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C.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D.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考点】51:隋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建立的相关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
【解答】由材料“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可知,ABC三项都属于历史事实.D项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属于历史观点.
故选D.
14.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虽时战时和,但和平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下列史实发生在北宋时期的是()
①澶渊之盟②宋夏和约③藩镇割据④宋金对峙。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
【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发生在北宋时期的史实,知道澶渊之盟和宋夏和约都发生在北宋时期.
【解答】据所学知,①澶渊之盟②宋夏和约都发生在北宋时期,③藩镇割据是唐朝时期的重要特征,④宋金对峙发生在南宋时期.
故选D.
15.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为了加强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
A.蕃坊B.市舶司C.都护府D.榷场
【考点】68: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朝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的掌握情况.宋朝时,海外贸易非常发达,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解答】宋朝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在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
故选B.
二、简答题(本题共14分)
16.历史地图的变迁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识读宋元时期的形势图,回答相关问题。

(1)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中建立辽、金政权的少数民族名称,并简述从图一到图二政权更替的过程。
(2)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政权并立 。
(3)根据图三信息,列举元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制度和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具体措施,并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简述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67:南宋和金的对峙;6D:忽必烈建立元朝;6F: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以历史地图为背景,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与元朝建立的相关知识.
【解答】(1)由图一、图二和所学知,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金是由女真族建立的.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北宋皇族逃到南方,1127年建立南宋,南宋与金议和,形成对峙.
(2)由图一可以看出,与北宋对立的民族政权有辽和西夏晨曦卡盟,与南宋对立的政权有金和西夏,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并立.
(3)由图三可知,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下辖路、府、州、县等.边疆,设宣政院管辖今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其意义是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体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的轮廓;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故答案为:
(1)契丹族;女真族.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北宋皇族逃到南方,1127年建立南宋,南宋与金议和,形成对峙.
(2)政权并立.
(3)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地方设行省,行省下辖路、府、州、县等.边疆,设宣政院管辖今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意义: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体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的轮廓;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含2小题,17小题14分,18小题20分,共34分)
17.诗词在唐宋时期发展到古典文学的顶峰,是中国文学的璀璨明珠;诗词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和欣赏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不第后賦菊》
材料三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题临安邸》
材料四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致命红罂粟,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
(1)材料一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2)材料二抒发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做了什么事?
(3)从唐朝“开元全盛”到唐末“冲天香阵透长安”,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材料三、四的诗词分别反映出南宋怎样的社会状况?并简述岳飞“收拾旧山河”的事迹。
(5)赏析以上诗词后,你认为诗词在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考点】5B:开元盛世;5C: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67:南宋和金的对峙;6N:宋词和元曲.
【分析】本题以唐诗、宋词为切入点,考查开元盛世、唐末农民起义、安史之乱、岳飞抗金斗争.
【解答】(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描绘了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的景象.
(2)材料二作者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他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安史之乱.
(4)由“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可以看出,材料三反映了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偏安于江南地区,过着享乐的生活,心无斗志的现状.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可以看出,材料四反映了南宋岳飞等抗金将领的远大志向,收回失地的决心.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率领岳家军在郾城打败金军主力,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留存大量史料;抒发诗人的情怀,表达自己的心声;感动读者、教育读者.
故答案为:
(1)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的景象.
(2)黄巢在唐末发动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安史之乱.
(4)材料三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偏安于江南地区,过着享乐的生活,心无斗志的现状;材料四南宋岳飞等抗金将领的远大志向,收回失地的决心;事迹:率领岳家军在郾城打败金军主力,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5)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留存大量史料;抒发诗人的情怀,表达自己的心声;感动读者、教育读者.
18.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治国措施各具特点,政治家们用自己的智慧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后世的中国文人来说,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 宋太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有意重用文臣掌扳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用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末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材料三 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此后,他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他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啫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整顿吏治,注重农桑。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材料二、三均摘自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并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概括他的治国举措。
(2)从材料二中可读出宋朝的治国之策是什么?简述这个政策给国家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中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治国举措有何共同作用?
(4)你认为上述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的共同之处有哪些?
【考点】58: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5F: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6B:宋朝的重文轻武和士农工商;6C:成吉思汗统一蒙古;6D:忽必烈建立元朝;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唐太宗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措施.识记唐太宗纳谏爱民、以民为本,广纳贤才、知人善任等的治国思想.
(2)本题考查宋朝的治国之策及其影响;明确宋朝重文轻武的治国之策以及给国家带来的影响.
(3)本题考查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治国举措;理解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基础的治国举措.
(4)本题考查唐太宗、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等统治者的共同之处;理解唐太宗、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都善于纳谏,进行改革,有创新精神,体贴民情等的治国措施.
【解答】(1)据“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可知,唐太宗注意虚心纳谏、以民为本.能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经济政策就是轻徭薄赋、重视生产.在政治上,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魏征就是唐朝历史上最有名的谏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唐太宗还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在民族关系方面,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注重改善民族关系,
他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进了两族的友好关系.
(2)据“重用文臣掌扳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用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可知,宋朝重文轻武;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宋朝偏重文治,却令社会出现过度文弱的弊病,民风文弱军力不振君臣畏战,在军事上积贫积弱.
(3)读材料三可知,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政权,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忽必烈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整顿吏治,注重农桑;这些治国措施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4)该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唐太宗、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等统治者都善于纳谏,进行改革,有创新精神,体贴民情等等.
故答案为:
(1)纳谏爱民、以民为本.政治: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经济: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民族: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李曼青,促进了吐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萧红梅,增进了两族的友好关系.
(2)重文轻武.影响:(积极)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在全国范围内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局面.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消极)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官员增多、办事效率低下.
(3)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基础;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和民族交融;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4)善于接受意见、爱惜人才;适时的改革,要有创新精神;以民为本,善于学习.
四、探究题(本题共22分)
19.七年级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复习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时,设计了如下的学案,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读文释史】
(1)根据下面描述,在后面括号中分别写出对应的工具名称。
描述一:设计精妙,轻便灵巧石油工人之歌,袁维娅 操作可自如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 曲辕犁 
描述二: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筒车 
(2)“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的是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富饶的粮仓。据此简析宋朝农业发展的原因。
任务二【对比学史】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分别列举唐、宋两朝在陶瓷业方面的典型成就各一例。
(4)观察图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宋在城市规划或市场分布上的不同特点。

任务三【文物辨史】
(5)如图三、图四所示两组图片文物或实物的存在,分别说明了什么?

【考点】5E:盛唐的社会气象;68: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6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由题干中“既可翻土,又可控制深浅,轻便灵巧,回转省力适应小块土地耕作”判断是曲辕犁.
据题干“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谣介绍的农用工具是筒车,利用水力自行灌溉.
(2)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自魏晋南北朝到两宋时期,南方相对稳定,社会秩序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北方人大量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等.
(3)本题考查了唐、宋两朝在陶瓷业方面的典型成就.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代表了唐代陶瓷业突出成就.宋代是我国制瓷业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4)分析图片可知,唐朝的城市规划或市场分布,规划井然有序,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居民区和商业区有严格界限;东西两市为主要商业区.宋朝的城市规划或市场分布,规划不像唐朝齐整,突破了墙的观念界限;市场分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草市.以此作答即可.
(5)分析图片可知,唐朝出土的文物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国家广泛,与阿拉伯、非洲、欧洲都有交往.宋朝出土的文物商品经济的发展矮寨盘山公路,出现了纸币;开始有商业广告出现;商品流通便捷.据此解答即可.
故答案为:
(1)曲辕犁;筒车.
(2)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宋朝政府注重经济发展.
(3)唐三彩;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4)唐朝:规划井然有序,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居民区和商业区有严格界限;东西两市为主要商业区.宋朝:规划不像唐朝齐整,突破了墙的观念界限;市场分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草市.
(5)唐朝: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国家广泛,与阿拉伯、非洲、欧洲都有交往.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纸币;开始有商业广告出现;商品流通便捷.

上一篇:t109次列车 下一篇:贵友大厦

繁华落尽 转瞬即逝

我们需要透过一系列的训练来突破关卡,我们需要达到一个不受到过去历史的羁绊的心境,透过这样的心境,进而引导成为一个适合进行前进到战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战士,我们的目标是遵循着力量进入无限的领域和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