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熹 SPACE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20170826 学诚法师开示及答疑-地藏愿共修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前言:诚于中而形于外。佛法是无形无相的,一个人只有通过外在种种的行为才能诠释出自己内心的境界,心中佛法的力量只有通过外在的身、语、意而表现出来伽菲珈而。常常有人说“只要一心向佛,在哪里都是修行”,这句话的关键是:自己的心有多少时候在“向佛”?——学诚法师
A、网友:心中有佛就可以,为什么还要去天天诵经呢?
学诚法师:那么,心中有佛,应该做什么呢?
B、网友:请问法师,什么叫做心中有佛?
学诚法师:开店的商人每日辛苦贩运货物,是为了获利,他心心念念都在想着如何使利益最大化;勤奋的学生早起晚睡,是为了学习,他心心念念想着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心中有什么,行为就会照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心中有佛,则应时时遵循佛法而行。
C、网友:法师,不是说心里恭敬既是恭敬吗?外相上就不必太过在意,是吧?望法师指教。
学诚法师:常有人用“心里有就是有”来为自己的随性做借口。如果内心恭敬福卡官网,行为上怎么可能不恭敬呢?诚于中而形于外。

D、网友:法师,我感觉只要心里尊重佛菩萨,有些外在的形式不必太在乎,不知我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学诚法师:如果外在随随便便,又如何体现内心的尊重和恭敬呢?诚于中而形于外,内心与外在是一体的、相互影响的。“心里有,不必在乎外在”的说法,更多是为内心的轻忽找一个借口。
E、网友:师父,初学佛者只要“心中有佛”,即是“处处皆可修行”?
学诚法师:在世俗中修行,对我们把控心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初学者必定需要一个清净小环境的保护和帮助,不是很多人想象的“心中有佛,处处皆可修行”,那是高手才能做的事——让自己心中有佛凡女仙葫,非下一番苦功不可。清净的修学环境,不一定指地点上的,也不是一定要出家,而是指人,即师法友团队。
F、网友:我也想上山,但是朋友跟我说,只要一心向佛,在哪里都是修行。
学诚法师:常常有人说“只要一心向佛,在哪里都是修行”,这句话的关键是:自己的心有多少时候在“向佛”?如果没有如理善巧、长期努力的修行,要做到一心向佛,并不是易事。仔细反省即可知道:自己有多少时候在回味五欲六尘,在烦恼情绪中起伏,有多少时间在思维佛法、调伏烦恼?
G、网友:师父,我每天如果不读经,心理不舒服的,但时间地点不一定总是合适,不读的话心理总是别扭。但心中有佛,就不必在于形式,关键是出离心速叠杯,可是我知道总是做不到的。
学诚法师:心中有佛,便不在于形式——人人都会说这样的话,问题在于:自己心中真的有佛吗?如何让心中有佛呢?
H、网友: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只要用心诵经、只要一心向佛,功德是一样的汇林华城?
学诚法师:话是没错,可问题是:怎么把握自己的心?这是最难的部分,也是修行的本意。佛门中一切外在的仪轨、功课,乃至生活方式,都是为了修这颗心。如果什么都不做,以为“只要心好都是一样的”,那都是没有因妄谈果的空话。
I、网友:法师您好,不是说“心中有佛”就好,为何还要为外在的事物受累呢?
学诚法师:佛法有立有破,若能破除执著,自然是最究竟的解脱之道,到了那个境界,凡夫已成圣者,自可“随心所欲不逾矩”。但是众生烦恼粗重、执著坚固,不在行为上坚持标准微山湖简谱,以“心中有佛”为借口而放任,则是颠倒混乱。因为不经历这个过程,我们心中有的只是习气、烦恼,并不是佛法。
佛法不是说说玩的,是要去修,要有作用的。如果只是嘴巴上的功夫,那谁都能说出一堆理论来,任何一个行为似乎都可以为自己找到依据;但如果真正要按照佛法去修行,在具体的事情中改变自己的烦恼习气,那就必然要应机,要讲次第,要有标准。
J、网友:请问师父,我学佛三年,学佛的过程中比较专注在自己的念佛诵经功课的修行上,除了一些同修之间的相互讨论外,很少主动关心其他人的学佛是否需要我的帮助,这是不是缺乏慈悲心啊?
学诚法师:要去做事、去承担。佛法是无形无相的,一个人只有通过外在种种的行为才能诠释出自己内心的境界,心中佛法的力量只有通过外在的身、语、意而表现出来。
K、网友:请问,倘若发心诚、善,却不喜欢叩首祈求的形式,业报当如何算?
学诚法师:发心的诚与善,是需要学习的,不是自己以为诚、以为善,就真的能做到。礼拜、祈求等,都是修行的方法,背后皆有很深刻的道理,不能凭自己的想象去猜测、理解。
L、网友:师父,若拜佛而佛不在心中又有何用?若心中有佛虱虫一扫光,处处行善,与人方便,不拜又如何?
学诚法师:拜佛而不知佛、不念佛,是一种迷信;自以为知佛念佛而不拜佛,则是一种骄慢,并非真正懂得佛法。若心中有佛,一定会至诚恭敬的拜佛,因为这是引导自己生命觉悟的导师、
M、网友:师父,拜佛应该并非仅仅以形式来做。心中有佛,尊他敬他,念念不忘,如何?
学诚法师:拜佛,本来拜的也不是木石、偶像,而是拜的心中之道。懂得内涵,形式就有意义,形式与内涵是相辅相成的,无需对立。
N、网友:一直觉得拜佛是形式化的东西,想着只要心中有佛即可,拜就马马虎虎了。
学诚法师:拜佛是形式,但从这个形式却能看出我们的心。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不是心中有佛,恰恰是不了解佛,缺乏恭敬、感恩、信心的表现。拜佛,是要降服我们的慢心,借折服身体来折服内心。
O、网友:法师,怎样才是真正的敬佛?
学诚法师:敬佛,并不是在外表,而是在内心。心中有佛,身语行为必然有所敬畏、善知进止。若不依教奉行,即使对佛菩萨天天礼拜磕头,也不是真正的敬佛。
P、网友:法师,因为不会写毛笔字,硬笔字也写得丑妖冥药尊,只好买了佛经的临摹帖描摹,这样“抄写”佛经有用吗?还有,我也不知道我算不算一个心中有佛的人,在我没遇到事情的时候,我常常不会去想起佛,而当我遇到特别难受的事时,就想念佛抄经来平静内心,但是,反而觉得心里更苦了,常常有落泪的冲动,请问为何?
学诚法师: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清醒酷点星空,挺有善根。心中有佛,要很努力的修行才能做到,要先去认识“佛”,逐步培养对三宝的信心,了解学佛的意义。修行需要找到师法友团队。
Q、网友:法师,皈依重要,还是心中有佛、处处行善更重要?
学诚法师:真正心中有佛,就是皈依。
R、网友:正所谓心中有佛,处处皆是佛,放宽心以善心出发,心有多广就能承受多少浑浊之气,但是身在世俗如何修心呢?
学诚法师:皈依三宝、听闻佛法。听闻是获得智慧的第一步。
S、网友:一直以来,我觉得佛学并不是迷信,而真正的是善心种善根,慈悲化缘分,王元也只是心中存在善心,朝着感化的方向去悟哲学,学佛悟到并不一定是去寺庙,而是装着一颗感化的心,走到哪里,哪里都是寺庙。
学诚法师:青山无处不道场,这句话适用于心中有法的人;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清净的环境和杂染的环境还是很不同的,因为凡夫都容易心随境转。修行人应踏实面对自己的根器和问题,不可浮慕洒脱境界为高。
T、网友:法师,常说一切皆空,善由心生,那“供养”实则是一种得积德福缘的方法。如果心中有佛是不是就时时处处有佛,一样可以积德福缘?
学诚法师:如果面对佛像时都做不到心生善念,又何谈时时处处都有佛呢?“心中有佛”实是修行的极高境界,也是从恭敬三宝、亲近佛法、体悟佛法开始,一点点修起来的,不是口头轻飘飘几个字这么简单。
——学诚法师开示之“诚于中而行于外、佛在心中”
01、网友:法师,我批评了我爸,我这样是不是很不孝顺,感觉错了。
学诚法师:父母有过错,不是不能指出,而是要心怀爱护、好言好语地说。

02、网友:上师,初学佛者念药师佛心咒可以吗?有祛病消灾的作用吗?
学诚法师:可以念。诵经持咒是一个因缘,是获得殊胜果报的条件之一,必须要与其他条件配合,因缘和合时才能感果,譬如内心的诚、敬、信,坚持读诵的时间,平时为人处事是否能够依教奉行,宿世业障轻重等等,不是人人诵经持咒得到的效果都一样。好比说种瓜得瓜,这个道理没错,但不是只要有了种子就一定能够收成,种子优劣、播种时节、雨水多少、土壤质地、养护技巧……都会影响结果,即使样样都具备了,也还要经过一段时间,该成熟时才能丰收。
很多人对修行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只要一念佛、诵咒,就能像变魔术一样立即得到什么东西;或者别人诵经念佛得到了什么好处,自己也想要,却看不到他人其他的因缘;一旦诵经念佛后没有如愿,又会动摇信心甚至毁谤佛法。这都是对佛法缺少正确的认识,急功近利、向外追求造成的。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佛法的作用并不是为了改善生活、为生活服务,虽然这些也属于佛法,但不是佛法主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佛法的根本。佛法要解决的,是生死大事,不是生活琐事。
03、网友:法师您好:每一次遇到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的时候,总是会担心意外会发生。比如遇到重要考试前害怕自己会生病,遇到重要场合发言害怕自己因为紧张而失态,请问法师,遇到诸如此类的情况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心态?感恩。
学诚法师:这些担忧,都源自于对结果太在意了,越是在意,越会患得患失、胡思乱想,从而干扰到做事本身。要知道莫颜作品集,未来是由许多因缘组成的,自己的努力是因缘之一,不是全部主宰。所以要“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以上摘自学诚法师微博:http://weibo.com/xuecheng
龙泉论坛:http://bbs.longquanzs.org/portal.php
愿此殊胜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尽除一切罪障
共成无上菩提
点击地藏愿共修公众号关注我

上一篇:徐润 下一篇:58收购赶集

繁华落尽 转瞬即逝

我们需要透过一系列的训练来突破关卡,我们需要达到一个不受到过去历史的羁绊的心境,透过这样的心境,进而引导成为一个适合进行前进到战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战士,我们的目标是遵循着力量进入无限的领域和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