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熹 SPACE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2017农业嘉年华:为您梳理我国农业的关键“政策节点”-农业工程
回首2017年,从年初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农业供给侧改革更加深入人心,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的“农业”二字份量更重了不少。
今天,我们特别为读者献上这份“2017农业嘉年华”特刊,为您梳理2017年我国农业的关键“政策节点”,也为2018年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加油,农业供给侧改革
2017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连续14年聚焦“三农”领域。而在这次公布的一号文件中,“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工作重点之一。文件中强调,未来将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新部署,定下了总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础性的改革课题,已经成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普遍共识和实施路径。2017年已经接近尾声,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农业供给侧改革在这一年中的“点点滴滴”。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任务重大
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农业经济运行中有总量平衡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力气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调整。重点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生猪、牛羊、渔业生产布局,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韩长赋说:“推进结构性改革网吧7哥,是兴农之要。当前农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难题,表现各不相同,但“病根”都出在结构方面。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既能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更有利于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据了解,我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的喜人成绩背后,也存在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资源环境面临较大压力等问题。居安思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生产,使农产品供给在数量上更充足,在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唐仁健也表示,改革背后,是农业农村形势的变化: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唐仁健认为,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力跟不上。这四点,都表明农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更加证明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看来,今年年初的一号文件锁定“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必要性的肯定。李国祥坦言:“我们在2016年已经开始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去的实践证明这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不错,甚至超过预期。比如玉米的种植面积减少,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土地休养生息等方面效果非常明显。为了能够进一步让这个效果显现,当然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
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要循序渐进
从一号文件发文至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血液”开始逐渐渗透入农业的“血管”中,也让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物流、储备体系的完善更加顺畅。不过,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依然会遇到很多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是今后工作中更需要思考的。
在李国祥看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一口吃个胖子是不现实的,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进行。李国祥表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继续围绕国内农业生产与农产品物流和储备供给体系建设着力,围绕现代农业供给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的投融资着力,围绕农产品成本偏高竞争力偏弱着力。他说,首先是要优化农业生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动摇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不能危及国家产业安全,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建设好粮食功能区和主要农产品保护区。要发挥各地由市场力量和资源禀赋决定的竞争优势,以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心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推动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其次必须要加大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农业农村要素优化配置,确定合理储备规模,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促进农产品市场稳定。而且深化涉农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以财政支农体制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整合涉农财政资金,尽可能减少财政对农业的直接投入,发挥财政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三农”领域的杠杆积极作用,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和农业农村发展投入不足难题,提高财政支农效能。
李国祥还说,在政策进行的时候,必须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更多地依赖社会化服务发展,解决农业化肥投入物滥用和过量使用难题。发挥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作用,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减少无效农机购买,降低农机作业成本,促进农机替代劳动力作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鼓励多种形式流转农民承包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承包地流转价格形成,切实解决农村土地流转成本过高难题,把农业的无效成本切实降下来。
成绩在眼前农业供给侧改革要继续前行
“今年丰收同往年不一样,调整了种植结构,粮食产量稳定的同时,收益还比往年好。”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五家子村种粮大户黄金太的家庭农场流转了150公顷耕地,籽粒玉米调整为青贮玉米。今年平均每亩生产青贮玉米3吨,每吨价格230元,全部卖给周边的养牛场和养羊场。加上其他种植收入和秸秆等进项,刨去成本算大账,预计农场今年收入超过300万元。
吉林这位农户的经历,就是今年农业供给侧改革成绩的缩影。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全年粮食产量12358亿斤,比上年增产33亿斤。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表示,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过1.2万亿斤,说明我国农业抗灾减灾能力、科技支撑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生产在发展质量取得提升的同时,产量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农业生产由量向质的一个转变。据农业部统计,今年我国籽粒玉米面积新调减近2000万亩,大豆、杂粮杂豆、优质饲草增加1500多万亩。农村“双创”人数超过700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面积超过11.1亿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超过300万个。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稳中向新的支撑,是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要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重点,推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转型升级,为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提质导向,要求推进产品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要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强化物质条件支撑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竞争力。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
而从农民增收方面而言,则是农业质量提升的逻辑必然。今年农民增收形势稳中回暖,前三季度农民收入达到9778元,实际增长7.45%。2014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速逐季下滑,去年一度没有跑赢GDP,今年以来再次实现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两个高于”。这是在部分农产品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殊为难得。农业部预计,今年农民人均收入将突破1.3万元,迈上新的台阶。(徐若滨)
振兴乡村 共赴小康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激发乡村活力
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超越。乡村振兴战略,让乡村焕发生机与活力,实现繁荣与兴盛,是六亿农村居民的福祉所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8项重点工作之一。会议提出,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要抓住“人、地、钱”三项。李伟指出,从“人”来看,就是要在继续推动农业人口转移进城、降低乡村人口占比的同时,注重解决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问题,引导部分农民、农民工返乡;从“地”来看,就是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从“钱”来看,就是要按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使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倾斜。
专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村民带来的应不仅仅是资金、信息和先进的发展理念以及生产能力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和精神面貌的改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科技和人才和支撑。要激励更多优秀的城市人才下乡创业,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加强农村干部、农民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在传统村落保护、特色文化传承上不断去挖掘与丰富、传承与创新,让乡村文化‘活’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说,从某种层面上讲,经济发展不再是“独角戏”,农业也不再是简单的“种”和“养”,而是被赋予了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更多功能和期待。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此前撰文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他指出,在实践中,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优先原则;必须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指明了道路,也为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逻辑框架。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把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更加充分地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更加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全新的城乡关系确立,乡村也要从过去的被动接收反哺,到今天的主动作为、实现振兴,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一般来说,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演变的最终目标,而城乡统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此次城乡融合发展的提出是对城乡统筹的替代和升华,即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没有变,但在手段和路径上则更加强调融合。
如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早有论述。2015年4月30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作出了重要阐述,他强调:“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毅指出,为适应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乡村要成为与城市并行的发展主体,要站在乡村发展角度去设计政策,更加注重发挥乡村主动性,充分激发乡村活力。城乡融合也是在保持乡村独立性和差异化前提下的融合发展,以差异化发展路径来突出乡村的比较优势,由此推动城乡关系改革势在必行。
而说到具体举措上,一是建立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机制。亟需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打破农村集体的封闭性,建立农村开放的发展制度环境。二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要主动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逐步消除城乡间基础设施差异,补齐乡村发展短板,让人口在城乡都能享受同等舒适生活。三是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加快乡村振兴进程。打造独具特色小镇承载产业与人口,吸引城市资源要素的流入,承接城市消费的外溢,把小镇融合到乡村中,符合当前中央有关特色小镇发展理念,也从根本上增强了乡村的内生发展能力。四是借助城乡人口流动趋势,盘活乡村闲置建设用地。按照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对村庄整治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允许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用于农村产业发展,土地指标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之外人员在农村使用。
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
振兴战略,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让农村居民过上好日子,共享新时代社会主义的福祉。所以增加农民收入是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环节。
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使农民收入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五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近50%,农民收入增速连年跑赢城镇居民。农业部预计,今年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突破1.3万元,创历史新高。
民享有更多财产权利,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目前,已有28个省份整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13个省份完善“三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100多个县市区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部最新发布,目前,我国已有82%的农村土地完成承包经营权确权,预计2018年年底前,全国农村土地确权将基本完成。
度安排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同时,还壮大“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新的动力源。农业部测算,目前,新产业新业态使农户农业经营收入增长了67%武强吧。仅仅农村电商,就成为2000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增强农民增收内生动力的同时,针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幅下降的问题,国家支持农民返乡创业创新,就近就业。目前,已发布1096个农村“双创”园区,创建4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让不少农民在本乡本土有了一份工资性收入。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表示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在不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已经由2009年的历史最高点1:3.33缩小到了1:2.72。(韩凯)
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对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目标和路径作出全面部署,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发展农产品加工好处多
农产品加工业是指对粮棉油薯、肉禽蛋奶、果蔬茶菌、水产品、林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等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总和。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和市民,亦工亦农,既与农业密不可分,又与工商业紧密相联,是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意见》的印发,对于明确发展重点、形成支持合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八大以来,农产品加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农村农业发展好处很多。
一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民把原字号农产品提篮小卖,直接卖到市场上,附加价值低。而通过加工,就会增值增效,弥补农业受自然、资源和市场三重影响的弱质性。现在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达到2.2:1,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5%,这样农产品通过加工就会增值,利润和效益增加。同时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农业就不单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更能提供安全优质、绿色生态的各类食品和加工品,就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二是农民来钱更多了。农民如果单纯种地,收益往往不高,而参与到加工中不但农产品有出路,而且可以获得工资性收入。据统计,农产品加工业每亿元加工营业收入约吸纳78人就业,农民人均收入9%以上来自农产品加工业工资性直接收入,同时还可以获得出售农产品的间接性收入,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带动农户原料种养殖户增收致富。
三是农村产业能够融合起来。农民通过组建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组供应链,就会推进农村产业与产业边界处交叉融合出更多的产业来,比如农业与旅游融合催生休闲农业,与加工融合催生消费体验,与商业融合催生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与信息产业融合催生电子商务,都可以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
四是工农城乡关系更融洽。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产业集群,把资源要素、就业岗位和附加价值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为农村吸引人口聚集和公共设施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可以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好处多多,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都能产生积极作用。
因地适宜优化布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农产品加工业也面临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生产方式比较粗放、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因此,既要依照长板理论,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也要依照短板理论,从问题切入,大力发展尚处在劣势但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促进的产业。
据了解,我国很多地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落后,每年产后损失相当于1.5亿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掉;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不足,一般性、资源性的传统产品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主食社会化供应不足,一些地方依赖摊贩和作坊供应主食。所以,国办《意见》针对这些问题,在产业结构上坚持“四个维度”:发展农产品初加工,解决当前农产品产后损失大的问题;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满足不同人群对营养健康功能性食物的新型消费需求。
针对我国一些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布局分散和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国办《意见》在产业布局上把握了生产与加工相结合、加工与市场相结合、加工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的三个原则。
因此反黑使命1,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时,要实现三个对接:一是与推进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对接。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分布,合理布局原料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相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增效。支持大宗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发展粮棉油糖加工特别是玉米加工,着力建设优质专用原料基地和便捷智能的仓储物流体系。二是与大中城市郊区对接,重点发展主食、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和净菜加工,形成产业园区和集聚带。三是与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接,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引进有品牌、有实力、有市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县为单元建设加工基地,以村(乡)为单元建设原料基地,重点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运营成本加大、各种负担比较重、利润空间被压缩,针对这些问题,国办《意见》在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财政支持上,要求有关支农资金、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项目,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公共设施建设等。产地初加工,专项资金扶持农户和合作社建设贮藏窖、冷藏库和烘干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财政补贴和贷款体贴息的方式支持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发展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国家扶贫开发资金扶持项目,对贫困地区带动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把支持农产品加工、推动建立一批集优势产业生产和加工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在税收政策上,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调整完善和明确初加工优惠范围。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通过外购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到13%。农产品加工业所得税,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把农产品初加工作列为所得税免征范围。部分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免征关税和增值税,引进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加工生产设备,按有关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农产品出口退税,对农产品出口实行与法定退税率一致的退税政策,出口退税率尚未达到法定征税率的农产品,优先考虑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率。
在金融服务上,加大对绿色加工、高效利用、食用安全等领域信誉良好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各环节,农产品收购、加工产业链条的贷款支持和服务,创新银担合作模式,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增加支持农产品加工业信贷资金,金融机构增加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信贷资金。着力满足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各环节有效信贷需求。
在土地和电力供给上给予优惠支持。深加工用地列入土地利用规划计划,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入股、联营等形式用于兴办加工企业。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对农副产品深加工用地给予倾斜,提高土地资源综合效益,合理安排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用地,适度增加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韩凯)
农业全产业链时代来临
2017年6月,为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工作的通知》,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可以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2017年也是一项重要工作,而《关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工作的通知》的发布,也可以说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指明了一条方向。政策发布后,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打造全产业链
“当前我国的农业全产业链尚没有被打通,基本上处于分段治理阶段,这样也就导致了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储藏以及物流配送等环节的彼此脱节。”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着重强调的。李国祥坦言,农产品的质量、保鲜等问题难以有保障,农产品的增值效益并不明显,市场价格波动也较大。而这,就更增加了农业打造全产业链的难度。
但是,难不代表不可以。《通知》的出台,就位农业的从业者们指明了方向。《意见》明确,要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和功能升级,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上中下游一体,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共享均衡利润,探索农业全产业链再造新模式,为引领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树范例、激活力。
这样一来,以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为支持重点,未来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工作目标就非常明确。通过4年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使每个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区在原有基础上基本建成1~2条区域优势显著的农业全产业链条,培育形成1~2个区域农业知名品牌,农产加工业比重提高50%以上,农业全产业链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更加多元,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增值收益不断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10%以上。
李国祥表示:“鉴于农业全产业链开发难度较大,未来我国农业全产业链将如何凝结还不确定。同时,可以确定的是要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必须要把规模较大的农业集团、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串在一起”,加上政府在典型示范方面的引导以及对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肯定会取得一定成效。”
发展全产业链加工阶段要提升
农业全产业链开发,离不开种植业、养殖业提供的原料,而如果要进行从粗放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产品加工业一定是重中之重,同时,农产品加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保障国民营养安全健康的重要民生产业,更是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中枢环节。
怎样提高,《通知》中也将其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2017年的农产品加工业,从企业数量到企业营业收入,都有了十分巨大的提升。仅仅在201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3%,较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438亿元,同比增长9.7%,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554亿元,同比增长8.8%。数字喜人。
但是,同样我们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很低,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产品增值率低到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再到科技创新能力低,这些问题都是实实在在制约着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进而影响到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进行。
有专家表示,农产品加工业的滞后,正是目前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该专家坦言,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国家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当前应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一面加强产品研发,一面加强产业构建,应制定一个政策性文件,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出部署,尤其是针对制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同时,一定要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应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线,大力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主食加工、新业态新模式、技术装备、龙头企业、品牌战略、加工园区和主产区加工业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引导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从规模扩张向转型升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产业集群转变。
农业品牌不能“被忽略”
近两年,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线上线下电商模式“O2O”,线上众筹,线下体验;线上聚人气,线下集产品。一网连天下,一网通各业,正受到众多行业的广泛青睐,2017年,这个势头更是迅猛。在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农村电商的热潮,农产品也越来越多的通过互联网卖到了全国各地。而在这个过程中,品牌的塑造则显得尤为重要。《通知》中明确,包括支持流通企业拓展产业链条,引导经销商和经纪人向实体化、规模化、产业化与品牌化发展;支持以优势企业、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为依托,培养一批市场信誉度高、影响力大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朱保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农业的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紧迫任务。
朱保成在分析面临问题和制约因素时认为,主要是对目前很多人对品牌农业的认识还不到位。朱保成说,管理部门、经营主体、农民还没有充分认识品牌建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促进品牌化发展的新思维、新办法和新手段不足;品牌培育保护制度体系缺失。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参差不齐,品牌培育和保护投入不够,品牌发展缺少统一、系统的规划组织和引导;品牌影响力亟须扩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仅停留在局部地域,跨省跨区域的不多,品牌的社会信任度不高,国际知名品牌少,农业品牌状况与农产品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区域公用品牌理念有待普及。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尚未整体规划,品牌资源未能得到很好整合,公用品牌制度体系尚未建立,代表国家形象的农产品民族品牌尚未形成。“要把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品列入战略规划,建立和完善品牌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供给链,提升品牌农业的影响力,引导其做大做强。”朱保成建议,要建立健全扶持保护机制。建立农业品牌化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农业品牌认证、推广、识别、延伸与国内外评价发布等关键环节的规则和机制,形成农业品牌全程管理体系。健全“三品一标”和名牌农产品在工商、税收、质检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品牌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支持力度,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品牌保护,形成良好政策环境。
朱保成还建议,建立和完善品牌标准体系。把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逐步形成与国际、国家、行业相衔接的标准体系;按市场准入标准、名优农产品标准、出口标准形成细分市场的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对相关主体的行为监督。夯实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基础,推广“龙头企业+标准化+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优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
目前,《通知》中的各项规定还在有序推进。无论从生产、加工还是品牌培育,以及本文由于篇幅原因未提到的金融、物流等方面,相信在整个社会都如此关注以及关心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发展的大环境下,现代农业的未来一定充满光明!(徐若滨)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2017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指出,要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态多样化、产业集聚化、主体多元化、设施现代化、服务规范化和发展绿色化。
六方面共同推动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是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2015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3次提到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党中央、国务院和多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政策意见。
2015年,农业部联合财政部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2016年,农业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2017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马洪涛表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今年以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供给结构更加优化,要素资源更加活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经营主体已达33万家,比上年增加了3万多家,营业收入近5500亿元,整个产业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要从用地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服务、品牌创建以及宣传推介方面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在用地政策上,要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用地自办、入股等方式经营休闲农业政策。
在财政政策上,要探索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创新融资模式,鼓励利用PPP模式、众筹模式、互联网+模式、发行私募债券等方式,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在金融政策上,要创新担保方式,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加大对休闲农业的信贷支持,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在品牌创建上,要按照“3+1+X”的品牌培育体系,在面上继续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在点上继续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在线上重点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推介。
保持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态势
马洪涛介绍称,当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保持了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政策为重点,引导带动力度增强。目前已逐步形成中央政策引导、地方措施配套的政策体系。四川、江苏、甘肃、海南等20余个省也相应出台了省级休闲农业政策落实意见,吉林、海南等省编制了专门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二是以资金为突破,扶持力度不断提升。今年首次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项目补助内容,积极搭建项目投资对接平台,有力引导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激励了各方主体发展的积极性。
从各省情况看,四川、湖北、辽宁、河北等省都建立了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专项资金,其中四川支持资金上亿元,为推动产业发展赢得了有力支持。
三是以品牌为核心,示范效应不断显现。其中,按照“政府指导、目标引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思路,今年农业部继续开展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推介北京市平谷区黄草洼村等150个村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为“3+1+X”品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按照“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路,今年认定了河北迁西板栗复合栽培系统等29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截止目前,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共计38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共计56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共计91项。
四是以推介为手段,发展氛围日益浓厚。今年共向社会推介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670条,精品景点2160个,满足了城镇居民的休闲消费要求。
五是以培训交流为契机,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今年通过举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训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扶贫学习交流活动,重点培训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负责人、贫困地区的村干部和合作社负责人。按照10月制定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培训行动方案》,2018~2020年将累计培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15万人次。
加强品牌培育
业内人士强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也为做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作指明了方向。
马洪涛指出,未来农业部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其中包括,加强政策研究,规划引领发展,即继续做好14部委意见的督导,进一步将政策细化,推动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同时继续加强对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适时出台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意见。
注重标准质量,强化规范管理。加强对已认定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品牌的动态管理考核,研究设立考核标准和管理退出机制,打造一批县域、村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精品样板。
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培育。一方面,积极协调争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谋划开展首届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形成上下联动、欢庆热烈的全国性节日氛围。另一方面,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继续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打造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休闲乡村(镇),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挖掘文化功能,推进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即按照“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路,实施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工程;部署开展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认定工作;并加强对已认定的91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动态监督管理,举办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览等。(魏桥)
食品安全,保障大家的胃健康!
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优瓦夏提出到2020年,食品安全抽检覆盖全国食品类别、品种,每年食品检验量将达每千人4份。要求农业污染源头要得到有效治理,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以上。食品安全现场建厂也将得以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将更加完善。
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系统部署了“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的目标。
到2020年,食品安全抽检覆盖全部食品类别、品种。国家统一安排计划、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分别组织实施的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年4份/千人也许不易。食品安全现场检查全面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每年至少检查1次,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基本建成。农业污染源头得到有效治理,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以上。食品安全标准更加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和技术支撑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制修订不少于30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评估转化农药残留限量指标6600余项、兽药残留限量指标270余项。各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达到国家建设标准,进出口食品检验检测能力保持国际水平。
过去的5年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食品安全形势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食品安全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食品产业快速发展,进出口食品贸易额增长23.9%;监管力度持续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增加2000万亩,2015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7.2万批次,合格率为96.8%,2016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抽检食品合格率为96.8%,其中,备受民众关注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抽检合格率达到99.1%;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立了100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得以进一步健全。《规划》中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关键时期。尊重食品安全客观规律,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将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加强源头污染治理
此次《规划》的各项规定堪称史上最严,人们最关注的农药残留问题也在文中明确规定出来。
未来,将深入开展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高效施用。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研发和推广,实施高毒、高残留农药替代行动。要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
还将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逐步淘汰无残留限量标准和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的兽药及其制剂。严格落实农药兽药登记和安全使用制度罗小伊,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新研发和推广低毒、低残留新兽药产品100种,淘汰高风险兽药产品100种。动物产品兽药残留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推进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摸清土壤污染分布情况,开展污染耕地分级分类治理。开展推土配方施肥推广工程,要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60%以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5亿亩,机械施肥面积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
与此同时,还将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实施农业标准化推广工程,推广良好农业规范。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水产健康养殖场建设。规定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场)全部通过“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登记,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面积达到300万公顷,绿色食品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200万公顷。
支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品牌农产品发展,提高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比重。建立健全畜禽屠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养殖业保险联动机制建设,加强病死畜禽、屠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与监管,推动建立重金属等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推动农产品生产者积极参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运行。开展肉类、蔬菜等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地区要加快建立高效运行长效机制。
标准将向国际看齐
曾有业内人士表示,现阶段,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相比,不仅农药种类少,农药残留的指标更少,国家标准的修制订刻不容缓。
此《规划》一出,我国最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得以建立。未来,我国将制修订不少于30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加快生产经营卫生规范、检验方法等标准制定。制修订农药残留限量指标3987项,评估转化农药残留限量指标2702项,清理、修订农药残留检验方法413项,研究制定农药残留国家标准技术规范7项,建立农业残留基础数据库1个。制定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完成31种兽药272项限量指标以及63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制定,标准将积极向国际看齐。“十三五”时期,将加快制修订产业发展和监管急需的食品基础标准、产品标准、配套检验方法标准、生产经营卫生规范等。加快制修订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食品安全标准。密切跟踪国际标准发展更新情况,整合现有资源建立覆盖国际食品法典及有关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技术法规的数据库,开展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比较研究。加强标准跟踪评价和宣传贯彻培训。
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行业协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团体标准。依托现有资源,建立食品安全标准网上公开和查询平台,公布所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整合建设监测抽检数据库和食品毒理学数据库,提升标准基础研究水平。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组织实施相关科研项目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列入食品科研重要考核指标,相关成果可以作为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依据。(晏澜菲)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丰硕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高峰论坛期间及前夕,各国政府、地方、企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重要举措及务实成果,中方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形成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形成五大类成果清单
国务委员杨洁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要达成以下几项成果:一是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一带一路”的合作方向。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牢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让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成为共同努力的目标,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各国领导人普遍对习主席的讲话作出积极回应。圆桌峰会联合公报也将有关理念纳入其中,充分体现出广泛的国际共识。
二是规划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路线图。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同与会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对接,签署了几十份合作文件,确立了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领域和路径。“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正在转化为清晰可见的路线图。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圆桌峰会上所说,中国同各国和区域组织进行的发展规划对接协调,将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是确定了一批“一带一路”将实施的重点项目。通过高峰论坛这个平台,各国之间形成了一份沉甸甸的成果清单,共5大类、76大项、270多项。其中,包括了一长串的合作项目清单。这表明,“一带一路”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宽广,程度越来越深入。
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首倡国和论坛主办方,在对接政策和发展战略、推进经济走廊建设、加强重大项目合作、加大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新举措,体现了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担当和决心。习近平主席宣布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等等。这些资金将以企业为主体,坚持市场化运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投融资支持。
以“五通”为核心
“‘五通’实际上是“一带一路”核心的内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所执行院长、教授王文在接受访谈时分析称,“一带一路”可描述为12345678:“一带”即一个梦想,或理解为共同体的梦想,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二是两翼,即一带和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三是三个原则——共商、共建和共享;四是论坛所追求的价值和理念以及在这种价值和理念基础上至少造福于14亿人;五是“五通”;六是六大走廊;七和八即合作的方向。
在王文看来,未来全球治理要合作,至少是各个国家之间政策要有频繁的沟通,不沟通不会有合作。但有了政策的沟通,领导人的互访,但是没有务实的项目落地和行动计划也不行。所以,要有贸易的畅通,待各国相互之间贸易越来越畅通之后,贸易之间的畅通又是需要有货币之间更多的互换。现在“一带一路”国家绝大多数的计价货币、清算货币都是美元,未来要更多的使用人民币,这就需要资金的融通。
此外,有了货币、贸易以后,没有物理层面上的相通依然不行,故“一带一路”提出了设施的联通,就是要将更多的高铁、公路、高速公路、航站、机场、港口等连接起来,这就有了设施联通。在上述基础上,也就形成了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未来将有更多的旅游者,各国相互之间的学术交流、媒体的交流、相互的报道等,这些就是民心的相通。
“我认为‘五通’是非常全面、有深度,且有机的把整个‘一带一路’的内容连接了起来。”王文表示,“五通”也是一个非常饱满的故事,而且具有可视性、可读性也是可思考性的丰满的故事。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魏建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犹如一列动车,它牵扯到各国的企业。而当“一带一路”这列动车开好后,政策对接最为关键,之后要确定项目和资金。
“原来的丝路基金有400亿美金,现在加了1000亿,再加上国家国开行增加的2000亿人民币和进出口银行1300亿人民币,以及国家对援外的项目增加的600亿,其中包括南南合作基金10亿美元。”魏建国表示,这将对贫困的国家、弱势的群体,特别是粮食、饥荒、战乱、动乱所引起的地区给予很大的支持。在各国既看到远景,同时又喝到甘露情况下,各国未来发展将跟中国的“一带一路”对接更加有劲。
魏建国认为,“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也是一条开放之路、创新之路,还是一个文明之路。因为国家每走一个路子都是大胆的探索,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探索和坚定的信心越发明显。“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不仅克服了国内的问题,而且逐渐看到全球也有许多需要中国能够挺身而出,有所担当的时候,这时候如果中国不挺身而出的话,可能全球都可能会衰退,必将影响到中国进一步的‘两个一百年’,影响到中国梦的实现。”
在魏建国看来,把中国的事情做好实际上对全球事情的支持。同样,把全球的事情做好,反过来也将对中国的发展繁荣、人民生活的提高,祖国的强大形成强有力的支撑。“这个过程,前30年我国领导人一步一步通过特区建设、改革开放慢慢进行探索,现在这30年我们会有更大的探索。”魏建国强调,“一带一路”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既是当今对全球治理最大的一个探索之笔,也是大智慧、大手笔,必将会取得大成果,赢得全球的一片点赞。(魏桥)
多项政策出台推动农业、中医药行业发展
2017年,《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关于在粮食主产省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的通知》等政策相继出台,它将为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规范发展、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提供系统指导。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出台,也为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提供了法律保障。
冷链物流业发展加快
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我国冷链物流总体发展水平并不高。尤其是冷链“不冷”、“断链”、交叉污染等现象仍比较突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隐患较多,更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负责人表示,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不健全,冷链运输、仓储等环节标准规范尚未实现有效衔接。
二是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以冷库为例,目前存储型冷库多、流通型冷库少,冷冻库多、冷藏库少,销地冷库多、产地冷库少等情况。
三是信息化和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如车辆定位、温度监控等信息化设备应用不足,在“最后一公里”环节,以“冰袋+塑料泡沫箱”为代表的传统手段仍占据主流。
四是缺乏第三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引领。当前第三方冷链物流尚处在发展初期,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运营成本高,缺乏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创新带动力强的领军企业。
五是新技术新模式尚未实现商业化普及,特别是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缺少必要的产后预冷处理,损耗率较高。
六是行业有效监管不足,当前尚未形成覆盖全链条的冷链物流监管体系,因此无法实现对生鲜农产品和食品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各环节,以及温度控制、制冷和温控记录设备使用等情况的全方位有效监管。
为解决上述等问题,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系统指导,对推动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衔接顺畅的冷链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全程温控、标准健全、绿色安全、应用广泛”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意见》明确,从八个方面对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包括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经营创新、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等。
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建立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对农业农村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不适应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农民特别是规模经营农户的风险保障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成为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险理赔标准”。
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创新农业救灾机制,今明两年在河北、黑龙江、安徽、河南等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200个左右县,以水稻、小麦、玉米为标的,在面向全体农户的基本险基础上,推出保障金额覆盖农资、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和地租,面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专属农业大灾保险产品,在农户自主自愿和自缴保费比例总体不变的基础上,将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和东部试点县的保费补贴比例分别提高至47.5%、45%,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今年5月,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在粮食主产省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的通知》再次明确,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200个产粮大县开展试点胖丫减肥记。其中,粮食产量位居全国前三的黑龙江、河南、山东各选择20个试点县,其余省份各选择14个试点县。《通知》指出,面向试点县全体农户的三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产品,应按规定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做到愿保尽保;面向适度规模经营农户的专属农业大灾保险产品,应合理确定地租水平,保障水平应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地租”,严格投保理赔程序,提高保险赔付金额。《通知》还提出,要将农业大灾保险试点与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业务有效拓展相结合,与扶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财政补助政策相衔接,进一步拓展农业保险功能,充分发挥政策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业内人士强调,在粮食主产省开展大灾保险试点,既是国家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向集约化、组织化、企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满足农业规模经营风险保障需求、增强农业保险内在吸引力的重要措施,又将为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多层次、高保障农业保险产品体系积累重要经验。
中医、中药应协同“走出去”
目前,我国中医药发展已进入低速增长期。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药贸易总额为46亿美元,同比下滑4.08%,为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出口额为34.26亿美元,同比下滑9.13%。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于志斌表示,这说明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国际化进程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一方面华人市场的开拓基本已经饱和,另一方面在开发西方市场过程中又遇到了注册制等障碍。“之前中药在走出去过程中是与中医相分离的,当中药作为保健品或膳食补充剂进入西方市场,一旦使用过量、又没有中医进行指导,这样就很容易出问题。”于志斌分析称,中药这种走出去的方式并不正确,因此,近几年,国家也在大力推动服务贸易走出去,即在海外建立中医中心,在推动中医走出去的同时,使中药伴随其一起走出去,这样相辅相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药走出去。”
而今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正式实施,将为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保驾护航。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它既从法律上确立了中医药的地位,也为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提供了法律保障。
于志斌强调,中医药走出去不只是简单的产品出口,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资本出口。如果仅通过国内的工厂源源不断地向国外输送产品,这种方式已经进入瓶颈。“在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生产、研发等都是流动的,只要牢牢掌握好核心技术和专利,其他资源都可以实现共享。”
中药国际化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是产品走出去;二是标准走出去;三是资本走出去。为此,今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也在建立中医药海外贸易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各医药企业会及时了解到各个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市场信息。(魏桥)
守住我们的耕地红线
“但留方寸地,好与子孙耕”,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关系十几亿人的吃饭大事。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为耕地保护划出红线。日前,国土资源部又印发《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就改进政策措施,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作出部署。“耕地保卫战”的枪声振聋发聩。
跨省占补平衡“解禁”
所谓耕地占补平衡,是《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简单来说,就是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这项制度是我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
早在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出台了一个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文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耕地保护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时隔20年,中央又印发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这是在承前启后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的需要。《意见》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允许部分省可跨省占补平衡。
自2004年开始,占补平衡政策只能在本省区域内实现。在高速的城镇化的过程之中,土地非农化(建设占用耕地)在一些地方又不可避免,同时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的压力又非常大。
数据显示,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8029.15万亩。从区域分布看,耕地后备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新疆、黑龙江、河南、云南、甘肃等5个省份后备资源面积占到全国近一半,而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11个省份之和仅占到全国的15.4%。“比如说北京、上海、天津,像浙江、江苏等等这些地方,耕地的后备资源已经接近枯竭,已经很难用耕地的后备资源再进行补充,完全在省域内落实占补平衡确实存在困难。”中国人民大学土地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严金明说。
对此,《意见》提出探索补充耕地国家统筹制度。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如难以满足占补平衡,可向国务院申请国家统筹。经批准并缴纳跨省补充耕地资金后,可在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省份落实补充耕地任务。这对于耕地后备资源日益短缺、占补平衡压力越来越大的地方政府来说,可谓一大利好。
国土部:改进耕地占补平衡
在《意见》发布的近一年之后,为改进政策措施,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国土资源部日前印发《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明确要建立以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占补新机制,改进建设用地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逐一挂钩的做法,按照补改结合的原则,实行耕地数量、粮食产能和水田面积3类指标核销制落实占补平衡。《通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精神,从转变补充耕地方式、扩大补充耕地途径、实行补充耕地三类指标分类管理、采取指标核销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省域内补充耕地指标调剂、扩宽补充耕地资金渠道、强化监管改进考核以及做好文件出台前后政策衔接等八个方面作出规定,解决目前各地耕地占补平衡难题。
其中转变补充耕地方式首要着力点。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副司长刘明松表示:“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过去以开发为主补充耕地调整为以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主补充耕地,严格控制成片未利用地开发,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为确保改革成效,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统筹谋划,合理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在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和水田上作出合理的规划,切实落实补充耕地任务,确保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
其次,要加强部门协同,共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充耕地。要改变耕地占补平衡由国土资源部门单打独斗的做法,充分发挥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再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做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全国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备案的基础上,建设形成补充耕地三类指标储备库。最后,要严格补充耕地监管,防止弄虚作假、以次充好。
耕地划等定量考核
国土部近日公布“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显示,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耕地质量状况总体稳定。目前,多个部委已经将耕地质量指标纳入地方考核体系之中。
按照国土部口径,全国耕地被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按官方口径,将全国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此次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面积为13462.40万公顷(20.19亿亩),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与2014年末的9.96等相比,全国耕地质量状况总体稳定。
国土部土地利用司副司长陈国庆介绍,截至2015年末,全国优、高、中、低等地面积比例分别为2.90%、26.59%、52.72%、17.79%。其中,优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广东等3个省;高等地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山东等9个省(区);中等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云南等10个省(区);低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等6个省(区)。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所谓保护,不仅仅是指数量,耕地质量同样是一个重要保护目标。耕地等别的划分,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个“定量”的标准,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就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把握,确保建设占用与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相当。“由于我们严格实施了占补平衡的管理,特别有了等的管理,把数量和质量都管起来了,不光是占一亩补一亩,而且占一个产能要补一个产能。”国土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说。
耕地质量等别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耕地考核占补平衡上,其在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坚守耕地质量红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白舒婕)
上一篇:女子医院在线咨询 下一篇:李雨泽

繁华落尽 转瞬即逝

我们需要透过一系列的训练来突破关卡,我们需要达到一个不受到过去历史的羁绊的心境,透过这样的心境,进而引导成为一个适合进行前进到战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战士,我们的目标是遵循着力量进入无限的领域和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