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熹 SPACE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2013元旦讲法(觉普法师)-Aquarelle

2013元旦讲法
2013元旦讲法(1)唯识与修证
唯识与修证
为了照顾初来的,我们这次开始,先讲讲唯识的基本常识。唯识基础稍差的,开始听起来可能会困难,别着急。耐心坚持听下去,往后会慢慢明晰。
首先必须明白,唯识所讲的诸心心所(八识与六位心所),是心的不同作用,并非将心分成若干份了,佛没讲过二心。在这个基础上来学唯识,就不会迷失。同时,要先纠正一个误区,很多行者听说一切法皆从原本如来德性而生,缘起性空,就以为否认或灭了一切法就是道。这是很多行者修行多年没有进展,而走入死胡同的原因。如来本性,用处方显,修行解脱是转识成智。转识成智不是断灭,是转其名而不转其实。修行圆满,是圆满三身。请大家记住这两点,对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与训练中领悟佛法至关重要。
先简单介绍下修行证得的根本智与后得智:
修行解脱,是智慧的解脱,而非执持境界即解脱。就佛法证悟来说,可分根本智与后得智。根本智是对于后得智而言,根本智又名理智或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为符合真理,无能所差别之一念真智。为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之大悲根本。此无分别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而明了一切境皆真如之境、智无异,故名根本智。
于根本智后所起能分别一切差别相之智为分别智,又名后得智。也称俗智,如量智等。根本智为后得智所依止,后得智是于根本智后再起分别一切差别之相的智慧。见道位的菩萨,能以此根本、后得二智,缘真俗二境而凭借大悲愿力取境,行菩萨道,尽未来际利益有情。
行者记住以上内容,在学习唯识的过程中善思维,并将参悟用于于禅修与日常行持中,将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好,我们开始讲唯识常识:
唯识讲了心识在迷与悟的状态中的各种不同行相,目的是帮助修行人认识与体悟一切唯心唯识,帮助指导修行操作,验证修行过程中所处境界与证量,是转识成智的方法论。修行是智慧的修行,解脱是智慧的解脱,如果不能把握心行,说解脱就是句空话。
先介绍八识心王:
1、八识心王:八识心王,是心的八种作用。八识心王,指的是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意识,第七识(又叫末那识),第八识(又叫本识、阿赖耶识等。在了分段生死后,名异熟识。在佛地名清净识或庵摩罗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从第八识开始讲:
①第八识,又叫阿赖耶识、阿陀那识等,阿赖耶是梵音,是“藏”的意思。它具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作用。
八识规矩颂有句话:“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做主公。”说的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收藏了我们无始劫来的本俱种性,以及在轮回过程中于本俱种性新薰的业力种子,也就是习惯势力。一期生命结束,前七识消融,带着种子最后离开身体的是它。然而一期生命开始,最先带着种子来的还是它。阿赖耶识能微细任运相续,无始终亦无间断地摄藏诸法种子而不失,这是它的能藏作用,而所藏就是种子。
八识中除了第八阿赖耶识外,其它七识称为七转识,因为阿赖耶识含藏的种子,要靠七转识来薰修,形成新熏种子,故名转识。也正因为种子可以被新熏,人们就会不断造业(在原来种子的基础上熏出新的习惯势力),但也正因为种子可以新熏,我们才可以通过修行转化命运。第八识是恒而不审的,它无覆无记(覆即覆蔽、遮盖的意思,能障覆障圣道称为覆。记是记别,指记为善业或恶业,或不善不恶业之无记业),能熏的是前七识,所以前七识又称为七转识。七转识能熏,阿赖耶识是所熏,能熏是能藏,所熏是所藏。阿赖耶识现行之胜用有七转识,于现行刹那新熏种子于第八阿赖耶识含藏,称新熏种子。
执藏,是末那识执持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自体于无明中觉明为咎,便安头认为有个能见一切的功能(其实能见功能是本俱的),生出能见的见分和所见的相分,便执取为有个能见一切的我为我相。这就形成了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又名染污识,执着第八识见分为内自我。并认此“我”,为“我”和“我的”的主宰。阿赖耶识为第七识所执持,称为执藏。
无始以来,由于无名妄动,如来藏一念觉明为咎为阿赖耶识,变现出四分。为八识自体分(即八识自体)、见相二分(即自体能缘虑与所缘虑的功能)、以及将来能证道之证自证分。见相二分对生犹如交芦,即能见之见分与所见之相分。因见相二分犹如交芦对生,故见分能见阿赖耶识所现一切相而不在一切相上(我们称之为一知),一切根身、器界(世间万物)依之而生,为此见分所缘,为实有现前之量,故阿赖耶识相分为性境,见分为现量。
在此基础上在妄自分别我与我所(我,即能见的我。我所,即我所有与我所见之一切相),如此就演变出第七意识。八识见分见一切相,是恒而不审的。一旦执持有我,并依“我”的执着恒审思量“我”与“我所”,就变现出第七识。
②第七识又名末那识、染净依识。第七识执持第八识见分为自体,因执持第八识见分为“我”,这个“我相”只是个投影,故第七识相分是非量(不实之量果),而与“我相”对生的第七识见分,是执取此虚妄“我相”与“我所有、所见”为实有之我见,我见为俱生我执与俱生法执。与生俱来的执取万法为实有的法执为俱生法执,与生俱来的执取有个实体的我为俱生我执,俱生我执无始以来虚妄熏习,恒执有我,因而第七识见分是恒审思量的。
俱生我执为无始以来依虚妄薰习之内因力,非后天熏染而成,并与身恒俱,任运而转,故名俱生。俱生烦恼(法执、我执)有两种:
a缘八识见分所起自心相,执为实我,并恒常相续。
b有间断的,为第六意识执取七识见分为自体而生,缘识所变之五取蕴相(取,为取著于贪爱烦恼之事物,五蕴以烦恼为因而生,故名取蕴),或总或别起自心相,并执为实我。俱生烦恼微细难断,须反复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
由于无始以来所造作业力的习惯势力,这种习惯势力的种子潜伏在第八识中,被末那识无为地执持,形成我见。末那识有覆无记,它本身并不造善恶业,属无记;但它恒与我执相应,能障圣道,故有覆。
③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自体分是第七识见分,故第七识为第六识之意根。第六识以第七识见分为自体分,又因后天熏染而成分别法执与分别我执,成为第六意识见分。分别我执随我之利益而起,并随我之利益而起分别,因而第六意识行相是围绕我执随境界而起转的,故审而不恒。分别法执与分别我执,由后天外缘力熏染而成,要待后天熏习方起之妄我执着,非与身俱来。第六意识执持第七意识我见,配合外缘熏习所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分别法执与分别我执较粗,故易断。于初见道位观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灭。
④前五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时,所起之了别作用即五识。根,即能生之义,亦有增上之意。五根又分别分为五净色根与浮尘根。浮尘根又名外根,由粗重四大组成,即肉眼可见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等。外在的根,为护持一般有情净色根作用的辅助功能,故又名扶根尘,浮尘根没有生识的功能,只是一般有情五根的辅助。净色根又名胜义根,也有称内根的,称内根是根据一般有情须借助粗重物质外五根来辅助五根了别五尘而言。有善巧方便将净色根比喻为神经系统的,那只是比喻,其实神经系统也是有为的浮尘根,只是比较细而已。胜义根是本俱了别功能,是不坏的。故楞严经中佛说瞎子也能见,因为瞎子见精明性乃本俱功能。本俱功能并非一定要依赖于物质载体才能俱洞察作用,因佛与众生所俱同一体性中,俱足一切种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了分段生死而如幻现起意生身的菩萨,解脱身见,破法、我执,而能持妙色于十方界普现,利益有情。
a眼识:眼能了别各种色尘,为眼根对色尘时所起的功能作用。眼识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在区别这个是红的绿的、高的矮的,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b耳识:即当耳根与声尘相对时,具有听闻音声的功能作用,也是只了别音声,不分别音声美妙与否等。
c鼻识:鼻根对香尘(即各种气味)的时候,鼻识具有嗅觉作用,也是只了别,不分别香臭。
d舌识:舌根对味尘的时候,舌识具有味觉功能,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功能,不区分甜咸等。
e身识:身根相对触尘(身体接触)时,身识具有触觉功能。同样,也只是了别而不分别细滑与否等。
在八识中,前五识是直接感知五尘具体对象的,只是起到了别作用,故前五识为性境现量,不恒不审。
以上是简单介绍八识。
2、下面说说唯识四分:
唯识八识,又叫八识心王。八识心王体虽各异,但只是一心之不同作用。若要分别所起作用,则各心王与所持心所皆有其四分:
①相分:心起时,浮于心前之境相。也就是心生时,心内所现之境。为心之自体变现而所缘虑、所依托之境相。②见分:能见相分者,为见分。见分为能缘,相分为所缘,他们是对生的。换句话说,识之自体变现出相分,必有见分共起,见分与相分是能缘与所缘的一对作用。③自体分:自体分又名自证分。见分虽能见相分,但不能自见自证,如相机不能拍自己。能证知见分的是自体分,因见相二分皆为自体分所起之能缘与所缘作用。故能验知见分所见是否正确的,就是心识自体,即自体分,又名自证分。④证自证分:自证分能量知见分,但它自己不能验证自己,这就犹如镜子能照见境相却不能证明自己。故从自证分再起能缘的作用,来验证其的量果是否正确,这就是证自证分。而证自证分又由谁来验证呢?自证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都有验证作用,便可以相互验证。证自证分犹如镜体,它能证知镜面,而镜面也能证知镜体。
心识之自体为验证它自己,外缘见分,内缘证自证分,便可得量果与验证量果正谬。又以见分和证自证分,是自证分缘内与缘外的作用,体必定能知用,自证分(自体分)兼缘二分,这样就不需要第五分了。
我们来看识体四分三量表,便能对识体四分的作用一目了然:
①相分,是心识起作用时所现境相,它只可以被见分量知,故只可以做所量。②见分,能见相分,可以做能量。但不能自证自己所见是否正确,故只可做能量,不可做果量(量果)。③自证分,能验证见分,也能内缘证自证分而被其所验证。故自证分即能做能量,也能做果量。④证自证分能验证自证分,同时也被自证分验证,所以也是既能做能量,也能做果量。而自证分与证自证分相互之间即互为量果。
下面,我们来说说八识各自的四分:
①阿赖耶识四分:因一念觉明为咎,此无名妄动所觉之“明”本是本俱光明,被知见立知为因“觉”才有的光明。这就妄生了能觉与所觉,这一对能所互生而起作用,便转能觉为见分,所觉为相分。但见相二分不过是八识自体分原本一如的妙用,故第八识自体分为原本真如。能修行证悟本俱真如的功能,就是证自证分。其转识成智后为大圆镜智。
②末那识(第七识)四分:末那识即第七识,末那识执持阿赖耶识见分为我,投射出我相。有了我相,便有我与我所有、我所见,此即俱生我执与法执,亦即俱生人我见和法我见。我见即末那识见分。人我见为不明人身为五蕴假合,而执着有一个实体的“我”。法我见为不明诸法空相,执着一切法各自有真实自体。此二我见是随“我”与生俱来的,故又称俱生我执与俱生法执。一切众生轮转三界,皆因此识之执我而来。故此识是有情之根本,又名通情本。第七识见分行相为恒审思量,因其无始以来恒持我见,向内缘虑阿赖耶识种子,向外缘虑六识影尘,对所造善业等念念不忘。只要此识未转为平等性智,则所修善业皆为有漏。末那识相分(我相)为阿赖耶识见分与第七识见分共同执持投影而生之虚像,为非量。末那识乃执持阿赖耶识见分而来,故阿赖耶识见分为其自体分(自证分)。在我们的训练中,将阿赖耶识见分(第七识自体分)称为“一知”,因一知与阿赖耶识相分是对生的,犹如交芦,故一知能见证阿赖耶识所缘一切相,而不在一切相上。其为觉明为咎之一觉(第一念),是凡圣分水岭。此一觉为真如本来觉性,被知见立知为能见。悟到一知并用其看着一切,不令我见妄执,便为始觉。而末那识证自证分便是能悟到一知的功用。末那识转识成智后为平等性智。
③第六意识四分:第六意识自体分为第七识见分我见,俱生我执与俱生法执修龙阶。当其作为第六意识自体分时就有间断了,因第六意识执取第七识见分为自体分后,演化出第六意识见分——分别我执与分别法执。由于分别我执与分别法执为后天熏染所起,能率尔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境、相而起种种影像崔国潮,故第六意识相分是一切法。因第六意识见分能随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境、相率尔分别执着,故第六意识见分行相为审而不恒。由此我们知道,俱生我执与俱生法执,皆有常相续与有间断两部分。常相续部分为第七识见分,而有间断部分为第六意识自体分。第六意识证自证分,即能证知其了别如实的功用。第六意识转识成智后为妙观察智。
因第六意识自体分是末那识见分,故第六意识的作用,是无立场了别意根(第七识)所缘境。末那识的作用依然是了别,但却是恒持我见而有立场的。故第六意识造作诸业染净与否,与末那识见分有直接关系。而六七识转识成智的关键在转第七识见分,因见相二分只是自体分所起作用,又因末那识自体分为阿赖耶识见分,为真带质,故能把握末那识自体分就能将六七识转染成净。而作为末那识自体分的阿赖耶识见分,能见一切相而不被一切相所染,并恒而不审,故保持恒而不审,我见就停止作用。七识一转,六识随转,分别法执与分别我执便断了。俱生法执与俱生我执虽还需深入修习方可断尽,由于恒而不审,也被伏住了。故我们点化行者入道,下手在点化其悟到那个见证一切而不在一切相上的一知。用一知看着一切,明明了了而不迎不拒,便是恒而不审。由于不迎不拒,便能转末那识恒审思量之我见为平等心。故行者悟到一知以后,须绵密护持,方可增上道业。
④前五识四分:前五识自体分(识体)是阿赖耶识相分之五根心,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其见分为眼耳鼻舌身五根之胜义根(净色根)。其相分是五尘境色、声、香、味、触。其证自证分是果地上能如幻启用妙相庄严的功用。其转识成智后为成所作智。
前五识在此只做简单介绍,前五识在七转识中非常特殊,而其转识成智也是在果地上才转。其成因和觉明无咎后所起妙用等,放在最后讲。
我们做了一个表格,简单归纳了八识四分之规矩:
综上所述,真如自性本俱一切种性,由于无始无明而不自觉。又于一念觉明为咎,将本自照用同时的真如佛体妄自分为能见的我和我所有、所见的一切。并恒审思量,执持我见,此执持第八识见分为“我”的妄见,形成了第七识。有了我,便执持我的所有、所见,并为“我”和“我的”一切而分别执着,这就是第六意识。一切烦恼皆因无明妄想而来,故要解脱,必须打破无始无明,解脱人我和法我的约束,证得原本真如,回复本来妙用。
因为流浪生死之凡夫,于迷惑颠倒中分别执着,无始以来轮转不休,下手修证,就得从六七识着手。八识恒而不审,前五识不恒不审,六识审而不恒地为“我”分别执着,造作染业令有情轮转生死。故行者于加行位,当勤修戒定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悟入始觉打下基础。而第七识恒持我见,是有情轮转之生死根本。又因其俱恒审思量特性,从破除我执做功夫容易上手。于生死苦海中沉沦的有情,很难体悟本来清净。由于我见被第六意识执为自体,若第七识不执持我见,第六意识便能清净而不起分别执着,原本清净光明才能现出。
当今,不少行者对入道与修证的理路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此我们来捋顺一下:
1、很多行者一说到妄想分别,就希望把第六意识压制住,强迫自己不想不做,形同槁木。且不知强迫意识不想问题,又头上安头造作了“无想”的妄念。分别我的想与无想,本身就是分别执着。做不到就垂头丧气、心烦意乱,若真做到一定程度的“无想”问题就大了。那是将心智封闭起来了,有的甚至修无想定,如此果报是很严重的。六道有情依惑业轻重而感得界地不同,因造作善恶而感得福报有别。若心智被抑制继而麻木,形成引业,必定往下堕落,来生将堕为旁生。我们去除执着,是去我执的除妄想分别,不是无想,更不是断灭,无我的觉悟才是智慧。认为一切有为都要排斥,把压制念头认为是道,其实这是很幼稚的观念。因为排斥境界也是境界,执有、执空者都是粗重惑业,还是六粗相的粗惑。那种压制念头的修法,其实是造了一个“空”的妄念叠加在意识上,即便似乎之间真压制住了,那只是石头盖草,没有智慧配合,就变白痴了。即便修无想定,无想定是灭想而入定,我执犹存。一旦从所谓的无想定中出来,烦恼习性依然现前,由于没有智慧照破烦恼,有的甚至比从未修行过的人烦恼还重。
2、很多行者在打坐或平时观修中曾经有过清清明明的经历,这个时候,由于尘劳烦恼相对休息了,行者会身心愉悦。很多就把这种状态认为是道了,殊不知清净不是安静。动静二相乃行蕴所摄,事物是无常的,任何状态都在不断变换,一旦这种似乎之间的清净变去了,遇到事还是会烦恼重重。原因很简单,所谓的清净只是境界,是相分,跟见地没关系。若无智慧配合,即便自认为清清明明一念不生,也还是第六意识相似现量境,不是智慧。
3、在清清明明中,有个认为自己清清明明的,看到那个认为自己清清明明的,就认取此分别清明与否的知见,是本俱智慧了。殊不知,在清清明明中,有个认为自己清清明明的执取在,这正是大妄想。那个认为自己清清明明的观念,还是第六意识分别观念。这个分别动静的所谓的知道,只是第七识见分——第六意识自体分所生之我执,是这个所谓的“我”在分别染净中觉受“我”清净与否,还是粗惑,还属于六粗相的惑业,还在生死轮转中。解脱是智慧的解脱,被境界约束还是粗重烦恼。能于动静二相了悟不被动静所约束的觉性,才是正行。
4、或于清清明明中,由于前五识暂时休息,此时若稍微动念,即第六意识缘内尘境,便起独影境。很多便以为此独影境是神通了,便因起心动念退出境界而沮丧。或于静态中,由于根身休息而气机运作明显,触动听觉、视觉等神经而看到光明或听到声音,便执着静中所现境界而执为圣境,误入歧途。从究竟的层面来说,没有所谓的神通这回事。李芳雯因为如来藏性本俱一切种性,能起一切妙用,任何境界皆是自心现起的相分。在明白心识运作的规律的基础上,于现量境从智慧心中知而故作如幻生起的妙用,是觉者凭借大悲行愿力,利有情所作的三轮体空佛事。此也即本来功能妙用。
5、我们接引行人领悟的一知,是知道一切而不在一切相上的一知,是一切相的见证者,第七识自体分,是阿赖耶识见分,也就是最初觉明为咎的一知,是本觉随染下转后,行者修行觉悟上转之背凡向圣之始觉。因为见相二分是相对而起、犹如交芦,故此一知能看着一切而不住一切。因觉悟一知而于日常动静中不迎不拒,此一知具有逆流的力用。但此一知仍然是建立在能知与所知上的知,是能所宛然的,属于缘起的见分。但是,悟到一知虽不是道,要修行证道还必须用它,虽有可能时时还被俱生烦恼蒙蔽,但一旦觉悟并掌握一知,便是通往究竟解脱的坦途。
6、悟到一知如何返还呢?第一步,会用一知看着一切,明明了了而不迎不拒。进一步,无对象安住。所谓的知一旦有染,跟着烦恼跑了,就是执取而非一知了。有对象就是能所宛然的,无对象便恒而不审,自然安住便是原本照用同时。不专注于任何对象,也不排斥任何对象。对一切明明了了而不迎不拒,不聚焦于任何事物,但一切皆清清明明印现,就是保持照用同时。但开始即便明白道理了,也做不到,怎么办,禅修训练。
好,下面进行今天的训练。
以七支坐法端身正坐,脊柱轻松挺直,两肩稍稍后翻,坐好了,身体就不要动。眼睛看着前面虚空,无对象专注。静下来了,轻轻反问,是“谁在专注?”但不要把“谁在专注”当做几个字来念,也不要执着在端坐的这个行者之相。就是作意“谁在专注?”而提醒就用轻轻地一问——“谁?”不给答案,这轻轻一问,不研究答案,就定在这个点上。这个时候,看着这一切的那个见证者,便呈现出来了。已经悟到一知的,直接安住即可。没有悟到一知的,就轻轻安住此境界,看看那个看着这一切而不纠结的是谁?一旦猜测计度了,要明白心跑了。再如前一步步安住,继续观照。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面交流,然后打坐。

2013元旦讲法(2)知觉乃众生
知觉乃众生
这次讲法参考读物是《金刚三昧经》,已发到群邮件。暂时看不懂的,先跟着讲法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运作,不耽误的。但前提是我们要努力,以良好的信心、毅力、耐力,坚韧不拔地坚持训练,无论谁,只要努力了,皆功不唐捐。
我们讲过,生命现象的实质,不过是一连串业力的轮转迁移而已。“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因一念无明生起我与我所,又因执取我见而相续不断,妄见轮转。
《楞严经》中有一段佛与富楼那关于宇宙成因的经典对话: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下面,我们用简单口语化的白话简释下原文:
佛问富楼那:富楼那!如你所说的,(如来藏)清净本然,怎么忽然就生出山河大地来了?你难道没有常常听闻我宣讲的道理:真如体性是本来自觉,圆明无碍的;此本来觉性之圆明无碍,是生而无生的吗?【注:这里,佛说如来本性是原本照用同时的】富楼那说:是的,世尊!我常常听闻佛陀您宣说这种道理。
佛接着又问富楼那:那你说觉知明性的作用,是因为本觉体性本来就具足明照功能,而称之为觉性的呢?还是这个觉体本来不具备明照功能,必须加上明照才能洞察它自己的呢?富楼那回答到:如果这个没有明照的体性叫做觉性的话圣域第一季,它就觉知不到明性了。【注:这里富楼那认为,觉知明性的作用,是因为有明相被觉知到才发生能觉的作用的。这就犹如本来宝珠与光明不二,却妄认为因为有光明才有宝珠一样。富楼那将本自照用同时的本觉体性,一分为二,认为加上明相才有觉明的作用。】
佛阐述道:若无所觉之明,便无圆明之觉。执着所觉之明即非本觉,没有觉明之咎又何来能照之用?而众生于无始无明之中却不能觉悟、洞察本俱圆明觉性。如来体性之觉本来圆明,却妄自认为因为有明相才发生觉的作用。觉性并非从所觉之明相而生,却因妄执明相将其对待为能觉所见。所见之明相被妄自安立,便生出能妄见此明相之能见。【请注意:佛与富楼那这段对话中,佛是在回答富楼那的疑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记住这个主髓,就会对佛所阐述的道理有清晰的认识。】
佛接着说:原本觉性与明照本即一如,因为觉明之咎,犹如炽热的火焰般炽然显现出能觉、所觉之异相;在炽然成异的幻象上又继续对待,于转变出不同事物的分别相上又安立共同相。分出的共同相与不同相后又继续分别,因此再分出相似中的不同、不异相。【这就犹如虚空生出万象,虚空为静(同),万象为动(异)。而万象(异)中又生出我(正报)和我所见、我所有(依报)的异彼所异,而正报与正报、依报与依报又各自属于一类(同),他们又各自生出其一类中的相似(无异)和个体差异(无同)。】
佛接着阐述:如此妄立能所,于对待扰乱而生出劳碌相,如此劳碌相续不已,就于对待中生出执取相(尘劳)。因而于原本一如之灵明妙觉,妄自生出能所、分别异同、相续执取,原本清净被染着,尘劳烦恼便妄生出来了。
于如来藏中觉明为咎无名妄动生起世间万象,与万象纷纭相对的静相成为虚空;能安立万象的虚空为同,世间万象为异,这样就于原本寂灭生出能所、同异、动静等妄相,如是循环往复,就于无为中缘起妄生出分别对待之有为法来了。
以上是佛回答富楼那“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下面,我们结合唯识来捋顺一下这段话:
起信论将惑业之相分为三细相和六粗相。将根本无明分为三细相,枝末无明分为六粗相。
根本无明三细相为:
①业相:本来清净体性,因迷惑不觉而起心动念,称为业。业相,就是由根本无明而真心始动,于本来清净中生起妄念的、最初的动念之相。此原本清净寂灭,能妄生无明妄动之体性,是本来真如,相当于阿赖耶识自体分。
②见相:又名转相。由于最初动念,此无明之念便将它自己动念之相,认为是它的能见之相。换句话说,见相,即依初动之业识所转生的能见之相。此见相相当于阿赖耶识见分,是依前面妄动而转成的能见之相。
③境界相:又名现相。即由无名妄动所起能见之相,认取被觉察之明相为所见之相,生起所见之境界相。因此,境界相亦名转相,其由前转出能见之妄见所见。此即能见之见分分别初动之境界,生出所见之境界。因此,妄想境界现出。此即阿赖耶识自体分所现之相分。
枝末无明六粗相为:
①智相:由于不了悟一切事物皆一心所现而无明妄动,由动念而认自己为能见之见相,依三细中的第三境界相,妄起分别染净之相,于净境则生爱,于染境则不爱,名为智相。(此智相之智不是修行所悟之智慧,而是有情分别染净之心智。)
②相续相:依前面智相,而于染净等境起分别苦、乐,于爱境生乐,于不爱境生苦。因此不断觉知苦乐而于心起念,相应不断,是故名为相续相。相续相令无始以来诸行生灭相续不断,故无始生死展转相乘,轮回不绝。
③执取相:依前面相续相,于苦乐等缘念苦乐等境,贪着乐境,排斥苦境,因而心起执着,故名执取相。
④计名字相:在前面的执取相上,便建立了依妄执而起的分别假名言说之相,即计名字相。计名字相,是于妄执之诸法上所起的种种计度分别,并安立虚假之名。(假名,是假立、虚假之名,因为假名只是依执取而取相并安立名字的。)
⑤起业相:有了名字符号作为代号,便对表达事物的假名与假名所表达的事物,生起执取贪着,造作种种业行,故名起业相。
⑥业系苦相:有了起业相,便有了由业所感之生死苦果。便由恶业等感受苦果业报,因而被业力系缚而不得自在,故名业系苦相。
这就是起信论说的的“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好,我们再来看一遍《楞严经》佛陀与富楼那的这段对话:
当富楼那问世尊“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的时候,佛反问富楼那:你不是经常听我宣说如来本性本来清净,照而常寂、寂而常照的道理吗?
富楼那说:对啊世尊,您经常宣讲本俱觉性本自圆明的道理。
佛陀继续问道:那你说的觉明,是因为本自圆明而能觉的呢?还是此觉性本无圆明,是因明相而起能觉的功能的?佛的意思是说,觉性与圆明,是本自一体的呢,还是觉性本无圆明,因为能觉知明相才有能觉的作用的呢?也就是说,真如佛性是原本照用同时的呢?还是因明照而能觉的?
富楼那回答到:如果这个没有明相的体性称之为能觉的话,就没有它所觉之明了。富楼那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明相被觉知,那这个知觉作用就觉知不到明相。换言之,没有明相被觉知,就无所见的明相。他认为明相是加在觉知之上的,要加上明,觉性才有觉明的作用。
佛陀道:若无所觉之明,则无觉明之觉。执取所觉之相并非真觉,但没有此觉明之咎便不能提取明相,便于无明之中不能觉悟本俱洞察、明记之性。性体之觉必定圆明,因妄执而成明觉对待。
接下来,佛正面回答了富楼那“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的问题: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原本觉性非能觉明相才有,因妄觉明相便将其对立成所见之明。这是最初动念的地方,是根本无明三细相中的无明业相。而最初能作意觉明那个本具功能,便是阿赖耶识自体分。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既然妄立了所觉之明相,便生出能见明相的功能来,这就将本有明觉转为妄觉——阿赖耶识能见之见分,即第七识自体分。这是根本无明三细相中的第二细相,转相。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于是,于如来藏原本无同无异中,由妄见之明相,如烈焰变换般炽然而成,幻化出形形色色的殊异境界。此即阿赖耶识相分,根本无明三细相中的第三细相——现相,也叫境界相。
“异彼所异。因异立同。”虚空本来无所谓同或异,因为炽然成异而有了万象的种种境界(异),因为立了境界的异相,也就立了虚空的同相(不动与含容)。
“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有了以上所立虚空与世界的同与异,因感知动静、同异,便有了虽然知觉同源但却对所感知的境界生出不同解读的个体,因而演化出不同业力的有情众生相。众生因解读感知不同而形成不同业力行相即无同,但一切有情原本知觉同源(即同一体性演化而来)即无异。于是,阿赖耶识执持的根身、器界、种子等相分都虚晃出来了。
【至此,阿赖耶识自体分因妄动觉明而有虚空;因妄生能见虚空之能而转出阿赖耶识见分(即第七识自体分“一知”)与所见之阿赖耶识相分;由虚妄生出能所,虚空与万物(同、异)也现出来了;因解读感知不同便有了不同的众生相(不同心识流),此为无同;而一切有情皆为同一体性所化,便是无异。】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就这样异、同、不异、不同,不断于本来清静中妄生扰乱,于同一体性妄起对待,妄自劳虑。依三细相中的第三境界相,执以为实,妄起分别染净之相。并强立主宰,于净境则爱,于染境则不爱。此强立能生爱、不爱的主体为俱生我执,并于所现境相执为实有,为俱生法执,此二执为第七识见分。我见于一切时中恒审思量戴震难师,即生劳虑。此即六粗相的智相。智相非真智,故为相。
“劳久发尘”,劳虑相续不断,即“劳久”。这是六粗相的第二相,相续相。此因以境界为实,于爱、不爱境于心劳虑,相续不断,为第六意识分别法执。劳虑久了,就发尘了。以尘劳染污,依我和我的而普遍计度、取相,这是第六识分别我执。此即六粗相的第三位,执取相。
“自相浑浊”,由于执取我和我的,便假例名言相,作为表示事物的符号。进一步又循名取实,执取名字所代表的事物和代表事物的名字为实。如此自相扰乱,令心更加浑浊。此即六粗相之第四相,计名字相。此相属第六识分别执着,能安立注解诸法的名、句、文等。由第六意识所生,又由第六意识缘之而随其名言变似诸法,熏成种子。
“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这一路起心动念,由原本一如之灵明妙觉,一念妄动觉明,便妄生能所、分别异同,进而相续执取,原本清净便被染着,迷上加迷,重重染污,令心劳累,尘劳烦恼便妄生出来了。这就是六粗相之第五起业相。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由于自心一念妄动,认本自圆明为所觉之明,于能见明相之见分便见到所见境界之相分,以虚空为静相(同),世界为动相(异),于感知动静、同异的不同解读,有了无同无异的众生相。而这一切,皆因自心一念妄动,虚空、世界、有情、无情皆是自心妄现而起。而有情被尘劳烦恼束缚,在有为造作的轮转幻境中迷不知返。此便是六粗相的第六相,业系苦相。
好,现在总结下。本具圆明觉性俱足一切种性,能生万法。一切众生与佛同俱如来德性,俱足本有明记、洞察等功能。觉即是明、明即是觉,本即一如。因一念妄动,似乎之间晃出了明相,其实只是将本俱光明误认为所见了。又因所见分离出能见的见分,如此便认取它所见的明相。这一能见与所见相互作用,便起了见相二分。这个时候,所谓的明相已经是能所对待后执取之相了。因见分执取相分,相分被见分进一步转动,因分别执着而生出身心世界山河大地。阿赖耶识见分所见之相本是性境现量,由于执我而生出我见,我见作用于相分之后的“相”,便不是性境了。由于对境界的不同感知而生出不同观念,观念加载与事物上再被执取分别,因感知而生出不同迷惑,有了纷纭复杂的有情组成的众生相。有情于执我中不断恒审思量,执持我与我所,于三界六道不断依惑业与造作善恶而受生。其实生死轮转现象不过是一连串具有习惯势力的意识在迁移流转。种子不断薰修,心识相续之流不断流动,所谓的“我”不过是依附于载体的一组记忆而已。如此迁移流动,便离道日远了。其实在觉明以前的那个本俱觉性才是一心,后来的种种演变都是它所化现。
佛没有讲过二心,而八识只是心在演化中的不同功用。切忌将心分成若干份,那就不明白一切回归自性的理法了。本是一心,于一心中妄生相续执持,于所缘境取舍分别,上演出万象纷纭。但无论如何妄动,能动能静那个如如不动,一切境相只是相用不同而已。
修行解脱,不是要灭了所谓的我,而是要明了我执的过患,将有情从迷惑轮转中解脱出来。
那怎么办才能无我呢?我们来看看八识的行相。
前五识了别五尘境,犹如相机拍摄影像,并不贴标签,只是率尔而起了别作用,而且前五识仅直接接触五尘境。
第六意识则能缘自境与它境,它不一定和前五识俱起,故第六意识心常散乱。故其境量有现量、比量、非量三境。既缘有为境,亦缘非有为境。除了“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同缘色、声、香、味、触五境外,还有独头意识缘虑法境而独自现起。独头意识缘虑的是心法,它只依我执而独自现起,起独头意识。有时于禅修中还会同时现起影像,故独头意识又名独影意识、独散意识。第六意识缘虑法境时,它能了解分别一切外境,能了别一切色法(物质现象)的自相与共相。即某件事物的单独形相,及此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比较的差别相,或众多事物之间的差别相。而且,意识不仅能了别现下之事理,而且还能了别过去、未来之事理。而且意识不仅仅是刹那了别,还能相继不断的去了别。因此,意识“思心所”的造作,能于我执分别执着,造作成善恶等业果。
八识中的第七识,又名末那识、相续识、分别识。末那,译为汉语的意思,就是思量。因为它执取第八识见分为“我”,没有定体,故为非量。它内缘第八识,外缘第六意识传送的法尘。第七识不接触外五尘境,接收的只是第六意识根据我执对一切法的解读。第六意识则执取第七识此“我”为自体分,故第七识是第六意识之根,名意根略阳吧。第六意识所缘善恶境界,造作诸业,皆由此我执而来。第六意识分别五尘境(色声香味触)之好坏,皆由末那识传送入第八识成为种子储藏起来。而第六意识分别善恶,也是由第七意识传送之种子习气惯性而定。无始劫来,末那识执持有我而恒常审查、思量,恒审思量中,念念不忘阿赖耶识见分为我,由执持而生四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故末那识成见很深,一切烦恼皆因此识执着而来。
第六意识的作用,是无立场了别意根所缘境。而末那识的了别是有立场的,是以阿赖耶识种子习气为立场的主观的我见。也就是说,末那识永远站在自我的立场上,根据种子习气去计度、思量我的利害关系。第八识作为种子仓库,犹如一个档案室,只是起到保存作用,故阿赖耶识是无覆(不障碍圣道)无记(不可记别善恶)的。而末那识利用档案,以自我立场,驱使第六意识造作身口意业,它自己虽没有接触外五尘,但由于利己,恒使第六意识根据我的利益,遇境即起分别执着,故末那识是有覆无记的,是我执的根本。
第六意识虽直接分别五尘境善恶等,力用猛厉,但其顶头上司是第七意识。无始以来,末那识缘藏识为境,恒与四根本烦恼相应,前后一类相续流转,有情得以轮转不休。因此,此识又名相续识。而第七意识只有非量,其自体为八识见分,为真带质,故末那识又称最胜意。因其虽然执取我见,恒审思量,但那是其见分干的活,其自体分是第八识见分。末那识若能不随我见执取不休,便回归第八识见分,明了一切境界而不随一切境界转,便能逆流。用一知看着一切,明明了了而不迎不拒,分别事识便停止造作。故此识虽为我执根本,随执着流转为染净所依,但若能断除执着,彻悟人(人我见)法(法我见)二空,便转染成净。故此识又名染净依识。又名思量能变。
第六意识力用虽强,但其意根属于第七识。通过禅修或明眼人指引,可使第六意识放慢并停止分别执着,进入相似现量。故我们有时对初修的训练,看起来好像是相似分别,其实是在引导行者慢慢看清心的造作,认识到自我意识有多么疯狂。这样,在明了道理的基础上,慢慢令心停止攀缘。若一味盲目地追求不妄想,殊不知又造了个“不妄想”的幻觉,拼命压制念头,在那忙得够呛,苦不堪言。因为立了个“不妄想”的相,拼命想抓住这个所谓的不妄想,本身就是第六意识在造作。由于不懂法理,认此妄想为不妄想,实在是颠倒。妄想是随我执念念生灭的,看到执我的驱动力,虽然还在分别执取中,但当我们去看我们的念头善恶的时候,心便被慢慢引导至善心所,妄想攀援自然会慢慢止息下来。进一步,想办法令其分别执着心格式化,指引其返证那个知道一切境相而不在一切境相上的一知,此一知即不起分别执着的第七识自体分——第八识见分。也只有第八识见分,才能看着一切、见证一切而不在一切境相上。
此时,虽然分别事识不起作用了,但此一知还不是道。因为能见与所见还是能所宛然的,犹如交芦,相依而起。
我们平时引导行者,通常从悟入一知下手。而行者由于功用与慧力不同,对一知的认知程度与把握程度也不同,证量也有深浅。但由于此一知是能所初生的能见,是转凡入圣的分水岭,一切相都是其所见,又因其行相是恒而不审的,具有恒的特性,故用一知修证,便能就路还家。
进一步,要会用一知。安住一知,用其看着一切,明明了了而不迎不拒。若忘失一知,便回到末那识见分之我见的恒持上去了。通常,一旦发现就返回了。若返回困难,就觉照此一知与一切境相是一体两面的同时存在,这样一照一知就脱开了。再反过来用它看着一切即可继续训练恒持。
进一步,训练用一知无对象安住。一知没有对境,自然进入圆照。一知无对象安住,即一觉即离。一觉即离,不是等起心动念了才去觉此念而离开,如此依然在分别执取中。一觉,就是一知,保持一知,无对象安住,自然对一切明明了了而不迎不拒,即离了分别事识的作用,就不会起遍计所执,此即一觉即离。前心后心唯是一心,佛没讲过二心。
我们懂得心识的行相,如法禅修,就能使心识从第六意识强迫性疯狂攀援的散乱状态的审而不恒,归拢到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即用末那识见分设立一个所缘而专注训练,此识见分虽然不是一知,但其行相为恒审思量,也具备“恒”的作用,能恒持我见而相续不断。如念佛,就是在众生生死切近处(有情“我”处)下手,做亲切简易的转换。前提是对净土法门的坚信不疑,形成“我”的愿力,即可用“我”能“恒”的作用而薰修念佛求生的种子于八识田中。这是净土法门求往生做功夫最基本的前提。这是在逆流以前的功夫。
而转凡成圣的转折点,在于悟到并把握一知。用一知逆转,无对象专注,便自然恒而不审。恒为八识见分之本有特性,不审即照,用一知无对象专注即照用同时。但经过观修的恒而不审,已经不是无明的混沌状态了。因为第八识有五遍行,通过佛法的有素禅修,用一知作意,此一点明相点化虚空,继续深入修证,就不会经过家门而不识了。如此,深入修证,消归空性。于空性中生现起圆照,于生而无生中如幻现起生生不已之无量妙用。此即从本觉的觉明为咎,到始觉之深入修证,回归究竟觉而圆满三身。
修证原理:无始无明,是因自体不能自证,故无始以来处于混沌。一念觉明为咎,此一妄觉打破了混沌,若能证得此觉明为咎之一觉(一知),此本俱觉性金王孙,用之点化虚空,就提取了明相。此即“有情来下种”,觉悟到此觉性,就可以用它来点化虚空,修证本俱如来德性。
好,下面布置今天的训练:
禅修还有一个名字——静虑,即思维修。在禅修中,要懂得如何观照心相、审除惑业,不断总结经验,澄清思虑,复归于道。而明道以后,正好下手用功。
好,先复习三细六粗的行相,不是看文字,要结合自己平日里心识的状况来理解。这样,在具体禅修中,心里才有个大概的概念。
然后,一如既往地以七支坐法安坐,脊柱轻松挺直,眼睛看着前面虚空,无对象专注。静下来后,返问谁在专注,不用将“谁在专注”这几个字当口号念,只要心力轻轻返问“谁?”
也不用回答是谁?这个“谁?”的作用,就是断除疑根,功夫到处,自然知其妙用。返照到“谁?”的当下,对它不要做任何解答,就保持这种状况,定下去。妄念起来了,要会根据学习到的三细六粗常识来检验,知道是什么惑业,在什么状况,看清它,但不用对治。看清后只要再次返问“谁?”并安住于其中即可。
随着一步步深入审除惑业,定力会不断增加。妄念不需要我们去排除,念头是生灭法,它自己就过去了,我们去排斥念头就是攀缘念头,又多了妄念。看清楚,不跟着跑即可。这样,看清楚后自然就慢慢学会把握心识了。然后继续专注。这样久久定下去,就会真正契入照用同时。
好,今晚先讲到这。

2013元旦讲法(3)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昨天讲到,如来藏性本来圆明,但由于无明而不觉,一念觉明为咎,“明”被“觉”所觉,生出能“觉”之见和所觉之“明”,本来圆明就妄成对待。此即“圆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这就犹如宝珠与光芒本即一如,可是它自己并未觉察自己的体用不二,由于一念意识到光芒了,便以为见到光芒才有了这个能见光芒的“我”。于是,能见的功能与所见的明性,就成了对生的见分与相分。随着执取明相觉察有个独立的能见的“我”,便于所见虚晃出所见的虚空世界等为“我”所见。也就有了虚空与世界的动静、同异,由于妄动中知觉对虚空世界的解读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心识流。心识流原本来自于同一体性,故说无异。但由于在妄动中能觉对万象纷纭感知不同,不同的知觉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心识流,即共业中的个业。共业即众生相“无异”,个业即形形色色的“无同”。至此,虚空世界、众生相、众生心识流特色(种子)都成立了。
而能见的见分执取有个能见的实体“我”,就投影出我相,“我”对我所见(万法)与我所有(五蕴之身)执以为实,便起俱生法执与俱生我执。因此“法我”与“人我”,是与“我”与生俱来的,故名俱生。由忘失本来,而执持八识见分就成为我的主体(自体分),执持八识见分为我便有了我相,而对“我”和“我所有”、“我所见”的执持即俱生我、法二执。这便是第七末那识的架构,自体分为阿赖耶识见分,投射出“我”相为相分,执持此非我为我而生出能持我所见、我所有的见分。因而于三界六道轮转、沉浮不已。然而在轮转之中,此阿赖耶识见分——本具觉性不增不减,见证一切而无染。直到机缘成熟,它自己觉悟到自己的本自觉性,便开始解脱分别执着而逆返,此能觉自己本觉觉性而逆返之功用,即觉性所生之证自证分。
无始以来,末那识于有漏位,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根本烦恼相应,执持非我为我,恒审思量追逐不舍,故心相续得以延续而形成轮转之相。此阿赖耶识见分到了第七识,便进一步对待生出我见与我相,但其自体分还是阿赖耶识见分。正因为第七识所缘境为第八识见分,第八识见分是其本质,故末那识为真带质,其自体乃真如本俱觉性。
以上是阿赖耶识见分如何演化成第七识的。下面说说八识能变。八识能变姓刘的明星,有因能变和果能变。
因能变:又叫因变。指阿赖耶识本俱一切种性,摄藏能生一切法的原因种子,由此种子转变诸法,为因能变。
第八识中含藏等流、异熟二因习气,能转变生起诸法。等流习气又名名言习气、名言种子,为依名言熏习所成的有为法之各别亲因缘种子。分为表意名言和显境名言。表意名言为能诠释义理的音声差别,显境名言为能了别境界的诸心、心所等法畅谈罗定。由前七识中善、恶、无记三性所熏习生长而成。名言习气能引生与自性【这里的自性不是指佛性,而是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名自性。】相同的等流果。即善因引生善果,恶因引生恶果的等流习气之能变作用。
异熟习气又称业种子,为产生诸法之疏因缘种子。此习气只是第六识中的有漏之善、恶二业熏习生长,能助长与自性善恶相异的非善非恶之无记果,称异熟习气。异熟习气为能招感三界异熟果的业种子,为第六识相应的善恶等思心所种子,作为熏习八识异熟之增上缘。而第八异熟识则为一切有情轮回总报的果体。
这里要特别介绍的是,若就无漏之种子而言,唯第六识、第七识之种子及现行有等流之因果,而无异熟因果。无漏种子即能生菩提之因的种子。有三种:
②道位的我空(解我相乃五蕴假合之无我空相)无漏种子。
②修道位的法空(解诸法缘起无自性之诸法空相)无漏种子。
③无学道位的我空、法空种子。无漏种子仅依附于异熟识的自体分,其性唯善而非无记性,以非异熟识所摄持,故不为异熟识之见分所缘。
果能变:又名果变。由因能变之种子生出八个识的自体分,八识再各自变现出见相二分,八个识各自的相应心所也各自变现出见相二分的转变。其实,因能变与果能变是一件事,识体以种子为亲因生起八识为因能变,而识体从种子生时,其识体上是同时变现出见相二分的。从因、果二种变来看,种子生八识为因,识体生见相二分为果。但此变现不是前后异时,而是同时转变的。
第八识与其所含藏的种子是无始以来同时俱有的,种子乃能生之因,八识现行为所生之果。现行又为能熏之因,受熏之新种子为所生之果。此二重因果是刹那灭,果俱有的。故第八识所摄种子,能同时生出第八识及七转识。
在八识心王中,第八识为根本识,为君。其余七识为七转识,为臣。因八识中的第七末那识和其它六识,都是依第八根本识转变而生起,故其余七识称为七转识。
第七识见分为第六意识执为自体,故前六识所造业力是否有染,与此识有直接关系。六识所造善恶等业力,通过此识转到八识田中作为种子储存起来。而此“我”执能对所造善业念念不忘,因此令所修善业成为有漏(有相布施)染业。此识依八识能转,而八识亦依此识随缘生发种子。此识转染成净为平等性智时,前六识所修诸业行也转为无漏。所以前六转识造业染净与否,与此识转化与否有直接关系,故此识为前六识之染净依。
而七转识中,以第六意识最为活跃,力用也最为猛厉。此识以第七识俱生法执与俱生我执为自体,演化出后天的分别法执与分别我执。有情所造身语二业,皆由此识得以发动。故此识于有情动身发语处,皆与业惑相应,能造作善恶等业行。一生之主要业行之迷惑程度,为引业,至引业所熏种子成熟,能导引有情受生于相应之三界六道。与第六识导引受生之惑业相应的善恶业力所熏种子,至成熟位,能招来六道别报。别报即其受生何道后的福报状况。故有情生于何道,乃至苦乐状态等,皆由第六识造业所感。
第六识若在对境的当下,与前五识同起,不贴标签,不执为外境,则属于现量。若于对境之时,同时借助众缘而观察,不颠倒不错谬,则属于比量。若于颠倒中推度猜测,虚妄计度,得出错误结果,则属于非量。若与善心所相应,则为善性。若与根本烦恼、随烦恼等相应则为恶性。或不与善恶相连,与遍行、别境等心所相连,便为无记性。
在有情具有五蕴之身时,五识中的鼻舌身三识,为合中取境。即鼻识了别香尘,须鼻根与香尘接触;舌识了别味尘,须舌根与味尘相触;身识了别触受时,须身根与触受相连。而眼识了别色尘与耳识了别声尘,则须要有距离,即离中取境。
但五根对五境,没有缘虑(攀缘、思虑)作用。也就是五根对五尘的时候,犹如镜子照物,只是照见,不起分别。但五识缘境的时候,则有自性分别,【分别略有三种:自性分别,计度分别,随念分别。自性分别,即心、心所之自性,对于现前境界生起没有计度分别的了别作用。如眼识识别色,耳识识别声等现量。计度分别,是对种种差别做思量推度。随念分别,是追念思惟曾经历之事。后二者限于意识作用,为比量与非量。】任运(不假造作为任运)起贪嗔痴,没有随念分别与计度分别作用。所以不带名言,不执为外,故为现量。
因此,前五识对境之时,只是现量,直至六七识之名言习气现起等流心,方堕入比量、非量之中。故前五识与六七识,根识不同,作用不同。
前五识必须以第八根本识现行而为共依,又必须以第八识中所含藏之五识种子为各别亲依。为八识相分之根身作用,根尘相对时任运而起五识作用。因其来自相分作用,故其于果位中转为成所作智之时,自身亦不能亲证真如体性,唯以二空观而于自识变起真如相分,故此识非根本智所摄,惟是后得智所摄。
七转识之自体分,乃八识见分,此见分为觉明为咎时本俱觉性。本具觉性与觉明为咎觉明之处,见相二分同时对生,不增不减。故转起八识后有情虽与三界六道轮转不休,此本具觉性在凡不减,成佛后此觉性在圣不增。所以,有情虽于三界六道头出头没,此觉性没有变过。任有情妄起尘劳烦恼,此能见一切的见证者并未染污。
行者于资粮加行位中,用有漏之闻思修慧,能渐伏我法二执现行,以此助熏无漏智种使其渐渐成熟。待到悟到一知,用一知看着一切,明明了了而不迎不拒,此一逆转便顿断分别我、法二执种子,得与妙观察智相应。然而俱生我、法二执还未断,这种状况正是“俱生犹自现缠绵”,须勤加护持,恒持修习方能伏断。一旦一知恒持,回归恒而不审,俱生我执才永远伏住,虽然有微细俱生法执时而现起,亦非有漏了。故能照用同时地观察诸法,圆照十方上下大千世界。即缘随应而说法度化有情。
总是有人会问,既然本来是佛,为什么又迷了?以后修成佛了,还会再迷吗?
其实,佛早就讲的很清楚了,难在你不懂、不信。由于修行因地的有情智慧尚待升华,慧力不足,就需要开佛知见。如来宣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来一切法。故行者当于闻思修而躬行实践,有了证量才明白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本俱佛性,也就是本俱明觉,但由于不能自觉而处于混沌。这就犹如宝珠不明自照,因于一念觉明为咎而意识到有此能觉照之我,但本俱明觉并非它意识到自己光明才生起,认为因意识到明才能觉,是妄想。此觉明为咎一念有我之妄想,虽然属于头上安头,但正因为此头上安头之一觉,种下了破除无始无明证得圆照清净觉相的种子。
我们的如来藏性,犹如一个共有的含容无量种性的硬盘,那是大本营。第八识本自具足一切种性,本自圆满。但由于无始无明,虽俱足觉性,它并不自觉。若本性是一个精良的硬盘,觉明为咎的一觉,就是激活硬盘而提取了能觉的明相。激活此觉性,便有了CPU。而它自认能觉而生的见分,自立为能见的我,这便出来了我相。而有相就有见相者,这一对见相二分便是第七识相分与见分(我相与我见),而它们的本体,即第七识自体分,其实是第八识见分,乃本俱觉性。而第七识见分,又是第六意识自体分,也就是说,第六意识自体分,是我见。八识依第六意识显相分,修行圆满是六、七的圆满,故说“六七因中转,八五果上圆”。故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讲这个能令原本圆明转为有情众生相,又能令有情于生死中觉悟而究竟解脱的觉性,一知。此一知就是整个操作系统所现诸相的中央处理器。
那八五果上圆,“圆”的又是个什么呢?“圆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要恢复本来功用,就得看破“所立照性亡”的颠倒过程,觉悟本俱觉性,恢复圆照。觉悟后的妙用,已经不是混沌了,而是知而故作的、尽未来际利益有情的慈悲觉者,这就是佛给大菩萨讲唯识的因缘。
还记得我们以前讲过的内容,很多神灵都有层次不同的意识身,但不配合觉悟就是神通而非觉者的妙用。不懂唯识原理,但禅定力达到一定程度,也会有神通,但没有觉悟的有为的神通,难逃无常。
很多因地行者认为的悟到诸法空相就是一个“空”,空了就觉悟了。如来本性,用处方显,因原本自性是照用同时的圆明。佛说缘起,就是要有情悟到自性妙用。在悟入自性妙用的基础上,以大悲愿力如幻现起无尽妙用。
有情生命,为执受而来,粗重执受不断,五蕴之身身见犹存,不了分段生死。执受,执为执取,受为觉受。指有情诸心心所执取所对内四大种地水火风等所组成的五净色根、浮尘根、身体等内五尘,执为实有之我,执持并领受。“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做主公”,就是说的阿赖耶识执持业种,依载体(有为根身)投射自己存在的现象。一期生命开始,是阿赖耶识持种而来,一起生命结束,也是此识最后持种而去,又再次持种依载体受生。阿赖耶识等诸心心所,将四大所组成的根身执持为“我”的自体,并执持此根身领受其所对境界。如五识执持五根领受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诸心心所执持业,依靠五根等四大之身,领纳五尘等诸法来投射自我存在。而被执受之体于诸心心所执持中不断变异,从受生到身体坏灭,执持种子的功能在,生命就依执持功能维持,而从生长到衰老并不断领受苦乐等境界。死亡时执持种子之功能带走业种,四大之身便成为尸体而败坏。
那为什么说受熏持种是阿赖耶识执持种子去后来先,而不说八个识一起持种去后来先呢?因阿赖耶识为种子仓库,七转识只是阿赖耶识转起。而有情轮转的实质,其实只是一组业种的迁移流动。故一期生命结束时,七转识必先消归阿赖耶识。一期生命开始,必定从阿赖耶识现起我和我所,建立七转识。
我们讲过,破除身见之大菩萨,如幻现起意生身,并依大悲愿力相续执持而起无量妙用,尽未来际利益有情。由于意生身的现起,于生死之间的中阴身的基础被净化,生死之间寻求受生的假设便不存在了,故不再有分段生死。而很多其他神灵,也有功用不同的意识身,为何不了分段生死而依然难逃无常呢?因为不明如幻而执受犹存,身见犹存,故依然难逃无常。
阿赖耶识所对境界(相分),为未经我执染污之实种——阿赖耶识色法种子所生之实境。前五识相分、第六识五俱意识的相分、第八识的相分,所缘全是实种所生之色法。实种所生之色法,才有色法之实用。有实用之相分,为性境。性境之性,即“实”的意思,性境即现前实境,唯现量所证。现量有三个条件:现前显现、非构思所成、非错乱情形下所见。色法种子所生之性境,是以因缘变而变现,不是随第七识的“非量”所认知,也不是第六识的分别心所幻化、假设,也是已落谢的六尘影子。而由我执之非量或比量所见之境,只有带质境和独影境,没有实用。
五识未成究竟圆满前,一向有漏。直至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而圆明初发,庵摩罗识所持五根方成无漏,依根所发五识亦成无漏,名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至此光明普现,光即是心,心即是光;音声即是心,心即是音声;妙色即心心即妙色;光音色所到即是心到。而一切妙用本自一如,为同一体性之法身本俱,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如幻现起,放之则普现十方,收之了无影踪。能于尽未来时,遍十方界示现三轮之不思义化现,利乐有情。
虽然我们还在因地修行,但早就开始训练了。一知安住于虚空,无对象安住即缘于无住,缘虚空即有见无相,以真如为所缘。即是返闻闻自性,如此修习即是证唯识性。能用一知于无实无虚处立一妙有,十方上下放光普照,就是变相观空。即以第六识入二空观,证唯识相。如此,见相皆净化,于十方世界现生生不已之莲花化生。
转识成智,不是变木头,木头跟发呆没区别。转识成智,是用智慧去转、去自觉,是去除我执与法执,是转其名而不转其实。舍藏,不是舍弃真如,是舍弃对藏识习气的执着。转 识成智后,八识所转的大圆镜智,七识所转的平等性智,六识所转的妙观察智,前五识所转的成所作智,是要启用的。
行者于明了诸法实相而深入禅修,于真如现起幻化身喜剧学院。意生身是实种所生,故如幻起无尽妙用。然而,为什么一些神灵也能修成似有实用之意识身呢?难道他们也证了真如?只要明了有情一期生命与下一期生命之间现起中阴身之原理就明白了。当死亡来临,七转识消归阿赖耶识,此一消归,就退回觉明为咎前之非二元圆照。由于有情未破无始无明,于本地家园依然并不自觉。而一旦于圆照中再次微动而觉明,因不识本俱光明为自报身,虽处现量而不明自性,于是便起能所,于见相二分起我与我所,我见依本俱色法种子顿起根身,此即中阴身。故中阴身也是以心识于现量而起之意识身。以上原理,便是于现量能依色法种子生起意识身的原理。有情虽不明般若,但本俱色法心法种子也如是启用。只不过破除我执之菩萨,能知而故作,而有情却是被动地用。
真如妙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一切含灵乃至小虫子等,皆俱此真如妙性。定,是佛法与外道的共法。外道虽不明般若,也能依定力,而一念专注观修。一旦能所双亡,必定于定中重启能所,依定前观修之力,于重启时掉发本俱色法、心法种子而成意识身。由于我执未破,烦恼犹存,此意识身便成了有漏神通。故解脱是智慧的解脱,若无智慧,便认色法所成的意识身为实有圣境。由于不了自心,便认为已得究竟。楞严经中五十阴魔杨启茵,皆为执取相分而不究竟。
若以妄心观修之境,于分别执着中执以为实,更是错谬。因分别意识所起之境界,乃独影境,无实体之用。与独影境中翻动八识田中种子而起诸妄境,只是玩弄精神之幻境。于独影境攀缘追逐,便陷入迷乱。故通常佛法不以神通度人,以因地行者不明佛理,避免因追逐、羡慕神通而误入歧途。若追求神通之心迫切,自身又无实际功夫,被外灵所用,产生附体现象就更为糟糕。未经实修而身体被占用,也会有一些神通。神通大小依附体神灵灵力而定。一旦身体精气被耗尽,附体便离去,留下一具残破之躯,悔之晚矣。
故修行,一定要以增长智慧为前提,依正法如理实修。以种种加行,修诸善法,打磨心地,消磨六门。待身心相对清净,便能于机缘成熟悟到始觉(一知)。多数行者,于悟到一知后,还不会用,只是看到有个明了一切而不粘滞一切的灵明妙觉。由于不会启用此一知破除我执,对境还是起心动念,烦恼重重。此阶段即经中庵摩罗女问文殊菩萨: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何还被生死之流所转。文殊菩萨答到:其力未充。故悟入一知之后,要会用此本来清净觉性。具体操作,就是要会用此一知,反过来看着一切,对一切境界明明了了而不迎不拒。当烦恼生起,是忘失一知而又被我执所转了。此时,要以大丈夫气魄而起观,觉照此一知与一切境界是体用不二的同时存在。再反过来用一知看着一切,一旦恒定,分别法执与分别我执便不启用了。故《金刚三昧经》中说“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阿摩罗。”此一觉便是本具觉性一知。阿摩罗即阿摩罗识,为第八识于如来果地之白净识。
悟到一知后,要起观修,否则此一知就不能启用。观修即设立一知与所缘,此所缘一旦一旦契入能所双亡,生起即意生身之妙用。《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一句话:“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因如来本性,用处方显。有情不念戒定慧,即念贪嗔痴。佛在《观无量寿佛经》中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由于佛种为诸佛与众生所共俱,以一知微妙念佛,就是在以本来觉性提取本俱佛种。念佛成佛,乃自因生自果。故古来觉者,真正大彻大悟者,无不赞叹念佛法门。
佛陀拈花,迦叶微笑,是整个佛法的核心公案。佛陀拈花无言,良久。迦叶破颜微笑,言下会意。世尊便嘱咐迦叶尊者留形住世。如何留形,于不可说处生起无尽妙用。
七转识所造诸业,能熏成名言种子和业种子,成为感得异熟的原因种子,凡夫以第六意识散心念佛求生西方,直至信愿坚定而成为恒一不动之执持与第七识,于临终心不颠倒,尚可往生极乐世界而继续修行解脱。何况以一知立佛种为所缘,一旦此一知恒持所缘,于能所双亡处便能生佛的妙用。生起妙相后再能要空即空,要有既有,便能生生不已地起用。
古德早把大经中的中心内容都提炼出来了,要我们去实践、去领悟。《华严经》的中心在《普贤行愿品》,普贤十大愿即十方上下生生不已化现。我们以前讲过很多次,新来的,可以看以前的讲法,用心体悟便会心领神会。佛法不同于外道的立足点,是缘起法,《华严经》里面有一句话:“缘起因分,即普贤境界也。”整个华严海会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生生不已的境界,都在说普贤境界。《法华经》的精髓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普门品讲的是观世音菩萨的种种行门,里面有一句话,是点眼的:“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涵盖了甚深密意,心念不空过,才能照见虚空,破除无明。观世音菩萨无始以来一直教导我们的,就是行门,千手千眼如幻示现,大慈大悲广大圆满。
而心念不空过的具体操作,就是“慈眼视众生。”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方式行大悲愿力而修行的呢?观世音=观自在!《法华经》中说佛“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这是一种什么状态?联网啊。观世音菩萨久远劫来已经成佛,名正法明如来。佛是觉性的圆满,功德心量的圆满。称念观世音菩萨就是在对齐佛界身的频率。无始以来,由于无明,我们以自心贪嗔痴为攀缘对象,迷失本源,与佛联网就是在复归自身觉性。因本具如来德行,不是修出来的,是觉悟的圆满。
微妙念佛的甚深密意,只有你体究、悟融了才能知其味道。金光法运作微妙念佛,以及在日常百忙中恒持不断,身口意学佛,如此运作,一切观智加行俱足。
微妙念佛的运作,是以一知,是于无实无虚之意境中观修一妙有——取佛神韵。一知即能生万法之本俱觉性,无实无虚之意境即恒而不审之现量。我们的本具佛性,是佛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以一知立佛神韵点化虚空,这是以佛知见在做佛事。
再配合金光法来看,我们本俱照用同时之圆照,由于妄生能所,此一觉便对于我与我的对焦取境,因而忘失了本俱圆照。练习金光法,先空了色身,观想我身如净琉璃融入虚空,就是在提取净色,而非粗重色身的操作。观想此妙有向十方上下放光,就是在启用本俱圆照。光芒放射向十方虚空,就是离对待之圆照清净觉像。此观修,如果不能进入现量而于对待中聚焦,是不可能向十方虚空放光的。
忘了色身而取十方上下为身,放射光芒,就是启用本俱清净四大种子。前五根身与五识在因地是以色身为根身而感知“外”五尘境,根识相对而起五识,那是于根尘相对时对境启用。若于现量中运作宝珠向十方上下放光,即解脱了有为根身的聚焦才启用的约束,而于十法界之一心中光到心到、音到心到、触到心到。故菩萨能千手千眼如幻现起,那就是表此无尽妙用。就是佛在做佛事,体用不二、用处方显,乃佛心相续不断。
因地行者虽未证菩提,以一知,用金光法于虚空微妙念佛,能缘的心是真,所缘之境也是真,这就是借假修真,借果修因。说是借假修真、借果修因,是因为行者根性不到,还无法理解其中奥妙。但此运作,已经不是一般神灵观修有为相之操作,是直接以佛妙用替换有情执受之根身。一知于虚空放光念佛,就是找回本来妙用。若外道以观修有为对待之相为所缘,还是影尘。不明自性弥陀,于大千世界遍一切处。明此道理,如法行持,一体同观起大悲心,心佛众生当下一如,就是呼唤同胞回家。
今天的训练,依然如往天以七支坐法端坐,脊柱轻松挺直,眼睛看着前面虚空,无对象安住。稳定后返问“谁?”这样就自然进入状态了。然后在这种状态中,体会那个见证一切的。“圆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忘失本来圆照,是因为对焦(生出能所)。当我们无对象安住的时候,就是缘于无事可商量,就是不对焦(对待)。这个时候,一知是遍满而圆照的。我们本来就在放光,因为对焦而忘失了整体光芒。若不对焦而无住而住,就是对焦于十方上下。
好了,今天的练习就是以金光法微妙念佛。这个练习将于今后恒持下去,直至圆满亦如幻现起,尽未来际利益有情。具体操作可参考《十一训练·乾坤一只眼》。至于修行中的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会在以后的交流中具体讲述。
上一篇:排行榜小说 下一篇:奶豆腐奶酪

繁华落尽 转瞬即逝

我们需要透过一系列的训练来突破关卡,我们需要达到一个不受到过去历史的羁绊的心境,透过这样的心境,进而引导成为一个适合进行前进到战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战士,我们的目标是遵循着力量进入无限的领域和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