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熹 SPACE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2016金路摄影评选入选作品欣赏-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金路摄影评选是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办的最高摄影专业评选,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在摄影事业上取得突出成就的摄影人至尊箭神。吕学海、周荣生、尹永宏、邹俊新、顾莹、廖永勤、蔡元、张海勇、郭际、李建十人喜摘荣誉,张凤祥、吴强、王宁、高文秀、吴晓鹏、曹晓春、王岩、王石、李忠、朱汉举十人获得提名。
蔡 元

传统影像与时代创新
蔡元
我1976年开始接触摄影,从风光到人文,从135到中画幅、大画幅,再到数码摄影,跌跌撞撞40年了。8年前终于顿悟,艺术创新和个人风格才是值得摄影家、艺术家倾其毕生去追求、攀登的境界和高峰。

非洲裸女
有了目标就有了更大的动力,近20年的日积月累我收藏了大量经典的以中大画幅为主的相机及古老镜头,并慢慢对传统工艺影像作品情有独钟。但当下,模仿、抄袭,沿袭旧法一定也是不可行,突破创新才是不二法则。

非洲卖驴女孩
古典手工印相多是采用感光药液均匀涂刷的方式,并通过紫外线灯光晒制调控制作。几经摸索,运用古典手工工艺影像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绘画元素相结合的创新作品《少女》一推出就得到业内极好的反应和互动,也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信心。几年下来,我又先后研究创新出“泼”、“留白”和“雾”三种将新兴数字技术与古典手工印相技术紧密结合、并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创作方法,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国际专利。

非洲少女
“泼”是将古典印相中的突出部分,通过“泼”的方式进行成像,形成各种自然水流状图案皇极天尊,增加画面的多元内涵和立体感、时代感。

化缘
“留白”是将画面不重要的部分遮挡起来进行整体成像,增加画面的内容的缺失美、张力感及暇想空间,凸显主题,突出重点。
“雾”是将画面主要部分影像清晰处理,而其他内容放在“雾”里的独特方式,增加画面的可视性、丰富性和神秘感。

捐饭
2016年5月,我带着自己采用这三种专利方法手工制作的38幅作品来到法国,参加阿尔勒国际人体摄影节大获成功和赞誉。摄影节创始人、主席布鲁诺先生称赞我是摄影节“唯一艺术家”,我还囊括了摄影节颁发的“金牛奖”、“发现金奖”两个金奖!意大利米兰国际摄影节主席当场邀请我参加明年春天在意大利举行的摄影节。

老挝路边女孩
在数码蓬勃的今天,面对摄影这个舶来品,如何创新、如何将中国传统审美和中国艺术家的创新和个性融入其中,既是格局态度,也是方法手段,我决心坚持走下去,让世界摄影史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少女

小男孩
顾 莹

顾莹,女福联升,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资深会员,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无动力飞行委员会委员,青海可可西里申遗特邀摄影师。前中国滑翔伞国家队队员,四次获得全国滑翔伞女子冠军,第一位创造中国女子滑翔伞点对点直线越野百公里纪录者。

帝企鹅幼儿园

冬眠初醒

风雪中的企鹅世界

跟我跑
2009年在中国滑翔伞国家队集训中意外受伤,暂停滑翔伞运动,偶然拍摄了飞行中的世界濒危鸟类黑脸琵鹭,于是将“象鸟儿一样自由飞翔”的情感寄托在鸟类摄影中。2011年开始拍摄以鸟类为主的世界各类野生动物,长期一个人深入野外创作,足迹踏遍中国33个省市自治区,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南北极。其珍稀鸟类摄影作品被收录进世界权威鸟类全书《世界鸟类手册》(HBW)等。积极参加世界各地野生动物保护活动,立志于以影像方式记录野生动物,为追求生物多样性这一环保理念尽绵薄之力。

呵护

极地暴风雪

母子情深

亲昵
郭 际


郭际,生于1960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成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蜀蓉摄影家协会副会长。佳能大篷车讲师、索尼签约摄影师、摄影策展人。从事摄影三十余载,作品曾上百次荣获国内外各类摄影赛奖项,多次在《中国摄影》、《摄影之友》、《中国旅游》等画册刊物上发表。专注于自然人文地理的拍摄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摄影艺术风格。同时本人荣获中国艺术摄影学会认定的“杰出摄影家”称号;佳能年度十佳专业摄影师;曾接受中央电视台CCTV-3《美丽瞬间》栏目专题采访;录制有中央电视台CCTV-纪录频道专题纪录片《疯狂摄影师》之《飞跃死亡之湖》专题问题。出版有《天鹅诗篇》、《随影而行》等摄影作品集。




组照《大河之舞》
伦盖伊火山造就的高碱湖泊那纯湖被称为“死亡之湖”。其他生物和植物无法在此生存,但却成为火烈鸟的“生命之湖”。千万只火烈鸟在湖面上扬起千顷绯红的画面,始终是美好画面中反复出现的一幅,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年幼的火烈鸟其实是洁白无瑕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进食火山湖中丰富的矿物藻类才得以内晕出一身艳丽如火的色彩,进而于飞翔中点燃一片片生机勃勃的天空,大自然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滋养竟是如此和谐美妙。在运动中瞬间即逝的河流山川与生灵可以戏剧性地诗画般地捕捉表现,那是唯美的自然天成的灵性对接与共振,融合了中国文人的写意风格和浪漫情怀。




组照《黑白世界》
世界是彩色的,当进入黑白的世界,会发现原来再不起眼的风光也能成为大作。水、雾、石头、山、草….都让人心灵深处“心未动,心已远”。远离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世外桃源”,世界安静下来,心也安静下来。黑白两色空间里,有种中国黑白山水画的笔锋华侨宝,是对镜头里景物的把握,是抒情和浪漫的意境,更是自我内心沉淀的累积,似“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感慨。
李 建


李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生于50年代,70年代初学习摄影,后以风光摄影创作为主。其作品《沙漠映像》获四川省第十四届摄影艺术展金奖无证神医,《鹤舞高原》获珠穆朗玛全国摄影大赛铜奖,《走进阿里》获珠穆朗玛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近年来,他潜心钻研高空航拍,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四条航线为主体,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用时数年,拍片数万,完成了以“飞跃第三极”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创作。国家地理杂志分两期系列刊载,其中《冈仁波齐》被作为封面选用。大型画册《美丽中国》有两幅作品刊用。








廖 永 勤


廖永勤,1969年生,四川阆中人, 1998年开始学习摄影,酷爱人文纪实和风光摄影。多年来,以其擅长的视觉和手法拍摄自己的家乡阆中,用影像刻划阆中父老乡亲的内心世界和崭新的精神风貌,表现古城阆中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民风民俗。近年来,许多摄影作品和专题图片在报刊发表,有的在国内外一些重要影展影赛中获奖。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成都国际摄影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佤山乡情》:地处云南西南边陲的西蒙、沧源两县境内的佤山,世世代代居住着纯朴善良的佤族人民针孔旅馆2。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恬淡宁静无争的生活。今年4月,伴着《阿佤人民唱新歌》的优美动人的歌声,我们来到了期盼已久且有些神秘的佤族村庄。
国家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对这些边远的佤族山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村里的青壮年男女大多已去城里打工,剩下的几乎都是中老年和儿童。为了表现佤族山民的勤劳、坚毅与古朴,我用加闪光灯来拍摄现场人物肖像,后期调整为黑白影像,收到了较好的摄影艺术效果。
吕 学 海


吕学海,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北京摄影艺术协会副秘书长,美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2012年获第二届太重国际摄影展台中会铜牌奖,2012年获地40届纽约摄影学会PSNY铜牌奖,2013年获中国十佳数码摄影师称号,2014年获第42届纽约摄影学会PSNY全体评委推荐奖,2015年获希腊国际摄影展HPSC银牌奖,2015年获香港大埔第八届国际沙龙TPPC大中华地区全场冠军奖,2015年获全球旅游摄影大赛最佳摄影作品奖并被一级收藏,2015年获平遥摄影节“风光优秀摄影师奖”,作品被一级收藏,2015年获深圳国际摄影大展金奖,2015年获上海郎静山国际摄影展金牌,2015年获第十二届《影像中国》全国摄影作品大赛银奖,2015年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国际摄影联盟金奖,2016年获美国洛杉矶中国摄影节最高荣誉奖。

《鹰姿》拍摄于日本知床半岛的罗臼町,清晨朝阳下,一只白尾虎头雕在冰面上展开翅膀,金灿灿的光芒包裹着它的英姿。

《骑手》拍摄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奥马克,一年一度的“自杀马”牛仔运动大会上,一名骑手在比赛中从马背上被甩了下来。

《较量》拍摄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奥马克,“自杀马”牛仔运动大会上的训马项目中,一名牛仔与一匹赛马展开激烈的较量。

《勇者》拍摄于美国夏威夷的瓦胡岛,这里因著名的管状波浪区而成为冲浪圣地,许多冲浪爱好者慕名而来,这些勇者不断地挑战着每一个“风口浪尖”。



《皇城相府台前幕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师、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故里。此地原名“中道庄”,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相府”。城内府院连绵,金碧辉煌,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当我走进这座古城,既感怀到其历史辉煌,又体验到旧景换新人,皇城里洋溢着时代的生机。当地旅游项目中有仿古演出,皇城相府表演队演绎着前辈曾经辉煌的历史故事,虽然他们扮演着昔日的重臣贵胄,实际依旧是朴实的皇城百姓,演出结束,演员们脱下戏装回到现实,他们又是当代的新农民。通过拍摄他们台前幕后多方位的生活当当宅配,可以穿越古今,表现出皇城相府的历史演进和岁月沧桑。
尹 永 宏


尹永宏,出生四川,2007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从小酷爱美术,1998年云南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商业广告专业毕业,大学时期接受了专业摄影课程,毕业后在云南一直进行风光摄影,2005年开始逐步涉足人文摄影,目前已完成拍摄人文专题《高原之鹰-塔吉克》、《约会尼泊尔》、《南疆记忆》、《沙漠部落达里雅布依》、《云南小三线建设遗痕》、《803鲁甸地震之殇》、《死亡界碑43号》、《国度孟加拉》、《生生不息贾木纳河》以及本次申报的《乌蒙山乡村纪实》。期间专题作品刊登发表于《人民画报》、《光明日报》、《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人与自然》以及中国摄影协会网、腾讯网等媒体。期间担任曲靖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基层摄影组织工作并参与筹备云南罗平国际摄影节。现为索尼摄影讲师。

《生生不息贾木纳系列》潜入河里安装鱼篓后浮出水面的渔民。

《生生不息贾木纳系列》从事鱼篓编织的渔民。

《南疆记忆系列》·生活场景

《南疆记忆系列》·童年

《南疆记忆系列》·傍晚在沙漠玩“篮球”的母子

《生生不息贾木纳系列》人牲混装的船只

《生生不息贾木纳系列》孟加拉渔村的妇女

《乌蒙山系列》留守儿童
张 海 勇


张海勇,1973年开始学习人物生活和肖像拍照和暗房;1979年从事图片新闻报道;1997年加入河南安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2005年加入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2006年考取国家高级摄影技师资格;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风光十杰;2008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10年提名河南省周口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河南省金融摄影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2013年选为中国农业银行摄影家协会副主席;2014年选为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获中国金融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15年选为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理事会成员。
1985年以来,先后在国家、省部级报刊发表摄影作品100多幅,获全国、全省摄影大赛金银铜奖60多项。先后出版有个人摄影作品集《太行情韵》、《中国影像1000》、《太行长卷》等。获得全国大奖代表作有:《苍漭群山》2013年“愚公故里·魅力济源”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国画太行》2013年中国金融系统第二届“生命保险杯”全国摄影大赛银奖;《太行长卷》入选第24届国展优秀奖;《四季太行》2014年中国金融“邮储银行杯”全国摄影大赛金奖;《大美河山》2014年“晋山晋美,诗画平顺”全国摄影大赛最佳人气奖;《太行长卷》获第十五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风光类优秀摄影师奖。
春光流泻:太行红岩大峡谷气势磅礴,气候异常,朝夕万变,雨过天晴,景色如画,驻足云端,如临仙境。

巍峨太行:“太行第一峰”坐落在河南辉县市回龙景区内,气势非凡,拔地而起。相传老子作为道教创始人在此修炼得道成仙。

守望太行:太行奇峰,犹如仙指指点江山,气壮山河;又如群仙立于险峰,极目远眺,守望太行。

旭日幽谷:旭日初升,金色的阳光照在峡谷云团之上,云涛犹如流动的海洋,簇拥在太行长崖脚下。

盘龙卧虎:无论巍峨的太行苍岩绝壁,还是幽深的峡谷巨壑,都承载着华夏千年的风雨洗礼和印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云蒸霞蔚:云海升腾、霞光普照的太行山川,给你一种清新、幽深、险峻、雄阔的感觉。放眼望去,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峡谷流云:奔涌不息的峡谷流云,巍然屹立的红岩绝壁,宛如承载着生命希望的巨形航船,在波涛汹涌中破浪前行。伫立在岩边的石峰酷似仙山佛塔,与绝壁长崖遥相呼应。
风骨叠嶂:太行雪后,夕阳洒向山峦,莹莹白雪将山林峰岭映衬得纹路清怡、丰润细腻;隐现于云雾中的重峦叠嶂,随着距离的渐远而显得神秘飘渺。
周 荣 生


周荣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摄影家协会理事。
2008年,组照《渔村船坞纪事》被第十三届辽宁省摄影艺术展评为黑白类银奖,作品《跨越》、《曙光》在“振兴之光——科学发展与全面振兴中的辽宁”摄影展中分获银奖和优秀奖。这两幅作品和《大工业印记》、《专注》分别入选《中国摄影艺术年鉴》2008和2009卷。
2010年,《共青团号机车》等15幅工业题材作品,参加中国平遥第十届国际摄影大展,《传统与现代在此交汇》和《铸造》、《2010——海冰》分别获第十四届辽宁省摄影艺术展铜奖和优秀奖。组照《画鸟》入选《中国摄影艺术年鉴》2010卷。2011年1月,《振兴中的辽宁老工业》等10幅作品被评为辽宁省摄影金像奖创作银奖。
近年来,先后出版了摄影作品集《穿越非洲》、《正月正》、《工业影像》—周荣生摄影作品集。《海蜇收获的季节》组照入选《中国摄影艺术年鉴》2011卷。2012年5幅工业摄影作品获首届“汇丽”杯中国铸造行业风貌摄影比赛特等奖。2012年在《中国工业报》整版刊登《铁西老工业》摄影作品。2012年作品《休渔时节》获数码摄影杂志摄影比赛三等奖。2014年《感受欧罗巴》画册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图书奖。2015年《工业升级版》组照获得第25届中国摄影艺术大展铜奖。

《工业彩虹》直径11米的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大齿轮 2012年7月沈阳北方重工集团

《百年钢铁企业》 2016年1月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玻璃材料熔炼》 2013年4月 新民灯泡制造有限公司

《等待升井》 2015年5月 青城子铁矿

《熔炼车间》 2012年3月 葫芦岛锌厂

《下井之前》 2013年7月 沈煤集团红阳煤矿井下

《重工之光》 2008年11月 沈阳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铸造车间》 2008年11月 沈阳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邹 俊 新


邹俊新,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中国摄影协会自然摄影委员会委员,北京艺术摄影协会副主席。早期以拍摄西藏人文风光为主,近五年来一直专注于东非大裂谷的生态、人文、地理地貌的探索与拍摄。
2011年10月,在798艺术园区的西藏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 献给灵魂的哈达-老邹藏地摄影展》。同年,该展览在平遥国际艺术节举办。2012年11月,以《 西藏》为主题的系列摄影作品,受邀在连州国际摄影节展出,期间获得中外摄影名家一致好评。2012年9月,开始筹备东非大裂谷拍摄之行、以东非大裂谷为主要拍摄路线,对东非大裂谷地带系统地探索、拍摄,立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东非大裂谷全程探险拍摄的摄影家,填补中国摄影家在非洲影像史的空白。2013年3月,邹俊新先生远赴埃塞俄比亚进行为期二十多天摄影探险。同年5月,《穿越埃塞俄比亚——老邹摄影作品展》在莱锦创意产业园内 “惟会所”展出。同年10月,《被太阳晒黑的地方——邹俊新摄影作品展》在北京国际摄影周2013专题《影像·时代·印记》荣誉展出。2014年12月,《探访最原始的人类发源地—邹俊新摄影作品展》北京国际摄影周展出,其中远赴肯尼亚取景拍摄的《饥饿的母子?系列》及埃塞俄比亚《达纳吉尔凹地?系列》均被选入在中华世纪坛一层北侧《梦境新界系列展》展厅展出,获得业界人士高度好评。2016年5月28日,西藏主题作品入选,由法国鲁西永市政府主办,欧洲艺术影像协会及北京摄影艺术协会协办的“看见中国”2016法国鲁西永邀请摄影艺术展。其中两幅参展作品被法国鲁西永市政府美术馆馆藏并获法国鲁西永政府艺术勋章。2016年6月4日,西藏主题作品入选2016法国比耶勒夫国际摄影节,展览期间作品被多位欧洲艺术品藏家收藏。多年来,邹俊新的摄影作品收录于《中国摄影年鉴》、《中华英才》、《数码摄影》等多家权威学术杂志,其作品被众多中外藏家广泛收藏。
藏地情——献给灵魂的哈达
邹俊新
传说每个在西藏出生的人,灵魂中都带着虔诚的哈达,它从晨雾中来,随着婴儿的啼哭,一尘不染。从襁褓中的成长,到拉着母亲的手蹒跚学步;曾穿着华美的衣裳倚站门口,满目是未来的梦,天边的云虽然高远,天边的湖虽然碧蓝,初晨的梦始终是清澈的影子,渐渐融入信仰的怀中。
这就是西藏,一个让人不断梦想、遥望与跪拜之地,一个让灵魂得以净化和安宁的圣地。

2003年的初次入藏,也就是在这一年,冥冥之中,与西藏结下了今生之缘,在这片精神的“异域”,而我,也收获了心灵的宁静:蓝天白云,雪山草地,牦牛羊群,寺庙经幡,喇嘛信徒,虔诚少女,牧归青年。这是风景,更是文化,充满神秘,让人感动。

一次次离京,一次次入藏,而我的灵魂,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往返北京和西藏之间;就这样年复一年的,交替于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神界与人界之间,在灵魂的净土与混浊的都市间交替。两种生活,两种人格,却同样渴望追随我心,渴望虔诚的皈依……

渐渐的,广袤的雪域风光渐行渐远,而沉淀在我心中的,是西藏淳朴的人民!他们有着世上最为纯净的灵魂!他们是天生的信徒,在这最靠近天空的地方,虔诚的守护着这片精神家园。每当置身于这片土地,望着他如大地如历史般的脸庞、穿越世俗的目光以及超然物外的神情,我都忍不住怦然心动定格在这个瞬间。

当有一天,若我们的世界忘记了曾经的纯净,希望通过这些如诗如画的照片,能让我们的后代找回曾经的净土,找回曾经的虔诚,找回人类的本真……
这是一种传承,也是我往后继续拍摄与行走的全部意义。
这些作品,既是献给纯粹灵魂的哈达,也是我带往喧嚣都市的最为纯净的祝愿。
愿这份洁白的祝福,能让我们宁静永远……
从北京到雪域邹放鸣,从雪域到京城,这是一次次穿越时空的回归,在沉凝静定之后,让我们一起皈依生之敬畏。
被太阳晒黑的地方
(段煜婷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今天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人类已经不可能再有大的地理发现,所以当人们谈及某个地域还标以“神秘”或“古老”这样一些关键词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一种不平衡的存在,或者因为无知,或者因为自大。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被加以这种修饰的地方,一定不会是在全球经济、文化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地区,正如我们从来不会说美国是个神秘遥远的国度,但说到非洲就不一样了——地处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不但遥远,而且神秘、古老。

3000多年间此地更迭过十多个王国王朝,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努比亚王国、阿克苏姆王国、扎格王朝、阿比西尼亚王国是怎么一回事,甚至连埃塞俄比亚人自己也弄不清楚在19世纪初他们曾分裂成多少个公国,谁是绍阿国王孟尼利克二世,以及他们怎样赶跑了意大利的殖民者?

无知的背后往往带有一种自大甚至傲慢,因为有人会说,那个非洲又穷又小的国家,跟我们实在太没有关系了!那么,事情真的是这样吗?那些喜欢泡在各种咖啡馆里虚度光阴的人们,假如他是真正的咖啡爱好者,他或许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如果你不认为埃塞俄比亚的咖啡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那最多只能说明你对咖啡不精通,但如果你不知道埃塞俄比亚就是咖啡的故乡的话,那你就太没有常识了。好吧,我拐弯抹角地说了这么多咖啡的事情聚商通,其实无非是证明一点,埃塞俄比亚跟心摹手追西方文化的诸位并非毫无关系,那个让你的生活最轻易跟世界接轨的咖啡(Coffee)一词就源自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名叫卡法(kaffa)的小镇,李一情在希腊语中“Kaweh”的意思是“力量与热情”。

同样在希腊语中,埃塞俄比亚(Ethiopia)中的“埃塞”的意思是指“被太阳晒黑的地方”。这似乎是一个好名字,阳光对这里格外眷顾,然而事实上这片被阳光沐浴更多的地方并不是什么风调雨顺的宝地,历史以来伴随着埃塞俄比亚这个名字的有着一种噩梦般的灾难——饥荒。

埃塞俄比亚的饥荒有记录可查的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1540年至1742年,至少发生了10次大的饥荒。所谓的“埃塞俄比亚大饥荒”(Great Ethiopian Famine)发生在1888年至1892年,它造成该国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至今仍被人们纪念为“Kifu qan”(灾难的日子)。最近的几次大饥荒发生于1972-1973年以及1984年,分别造成了4-20万人的死亡以及100万人的死亡。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这两三年来,关于埃塞俄比亚饥荒问题也频频见诸报道。
一般认为,埃塞俄比亚此地频繁的雨季反常所引发的干旱是造成的主要农作物减产导致饥荒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是1500年前那个牧羊人发现的咖啡的力量和热情,给当地人带来更旺盛的生命力,历史以来一次又一次的饥荒或许早已让这块土地人烟断绝,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埃塞俄比亚人的长留坚守,才使它成为咖啡的故乡,而不只是饥荒的故乡。
近三十多年来,埃塞俄比亚每次成为新闻焦点几乎都因为他们的饥荒,所以大多数人对这个国家的影像记忆都仅限于那些新闻报道里贫瘠干涸的土地和悲哀求助的眼神,而摄影师邹俊新多次进入埃塞俄比亚的观察所得,则向我们展现了饥荒报道之外的埃塞俄比亚。
邹俊新在长期拍摄西藏、印度等人类古老的文明之后,把镜头伸向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在深入腹地的过程当中,他被这个动荡的咖啡之国最平常的生活所打动,于是他放弃了众多拍摄非洲的摄影家们惯常的方式,不再以猎取异域奇观的视角拍摄,而是行走于村庄、农田、城市、庙宇……他拍摄当地人的家居、饮食、农耕、渔猎、放牧、取水、婚丧、祭祀、宗教礼仪……他用一种更为客观理性的态度谋篇布局,用平视、淡然的镜头语言向世人描述一个动荡与战乱之外的非洲高原,宛若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原始非洲的农耕文明场景中,在这平静的描述中,才使得我们更多地看到和感受到现代文明影响下的非洲高原,在维持亘古文明与激烈变化中的矛盾与阵痛,而这是那些漂亮的不加思索的异域风情照片所无法启及的。
对于邹俊新来说,探索非洲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明年他还会踏上那片被太阳晒黑的地方,继续用镜头去揭示那被遮蔽的文明与其所面临的严峻未来。
摄影家上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www.cpanet.org.cn
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官方网站,权威发布协会信息,传播分享精彩图文,服务会员,惠及影友是我们的责任。
新浪微博:@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微信订阅号:cpanet
联系电话:010-65211285
邮箱:cpanet_org@126.com
责任编辑:彦希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本网微信
上一篇:qq空间在线刷人气 下一篇:逆变电源原理

繁华落尽 转瞬即逝

我们需要透过一系列的训练来突破关卡,我们需要达到一个不受到过去历史的羁绊的心境,透过这样的心境,进而引导成为一个适合进行前进到战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战士,我们的目标是遵循着力量进入无限的领域和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