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熹 SPACE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2 为何而来 耶稣的使命(第8章 使命:恩典的革命) 耶稣真貌连载:Part-爱筵的馨香
耶稣真貌

第8章
使命:恩典的革命
怜悯的本质不是拿强的
它如细雨从天飘下
当怜悯与公义调和
地上的能力也将像上帝的能力一样显明
――莎上比亚《(成尼所商人》
(Shakespeare, The Merchant of Venice )
当我在芝加哥的班上和学生们一起读福音书,观看耶稣生平的影片时,我们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模式:愈是无名小卒,他们在耶稣身旁就愈自在。如一个被社会弃绝的撒玛利亚女人、暴君希律的一个军官、卖国贼税吏等,这些角色都发现耶稣很有吸引力。相反,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对耶稣都很冷淡:虔诚的法利赛人认为他不文雅又属世界;富有的少年官离开他,边走边摇头;甚至心胸豁达的尼哥底母,也要在夜幕的掩护下才敢和耶稣见面。
我提醒班上的学生,这种现象多么奇怪,因为今天教会所吸引的受人尊敬的这类人,正是耶稣在世时最怀疑他的那帮人。是什么让今天的情形与耶穌那个时代大相径庭呢?为什么今天的罪人这么不喜欢和基督徒在一起呢?
我有一个朋友在芝加哥底层社会中谋生,他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妓女,处境悲惨:无家可归,身体日渐衰弱,没有钱给两岁的女儿买食物。她眼中满是泪水,承认把两岁大的女儿出租给那些有性怪僻的男人,从而赚取一点钱好去吸毒。我的朋友难以忍受她故事里那些肮脏下流的细节,他安静地坐在那里听她哭诉,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最后我的朋友问她可曾想过去教会寻求帮助。
“我永远不会忘记,她脸上浮现的那种惊讶的神情”,他告诉我妓女听了他建议时的反应,池早早““教会'?她喊道,“我为什么要去那种地方?他们只会让我感觉比现在更糟! ’”我告诉班上的学生,真不知道怎么搞的,教会居然成为受尊敬有地位的上流阶层的所爱。当年耶稣在地上所吸引的广大下层社会的人,如今在教会中是不受欢迎的。耶稣,这位人类历史中唯一完全的人,是怎样吸引那些臭名昭彰之人的呢?又是什么阻止了今天我们跟随耶稣的脚踪呢?
有人认为,是教会的律法主义者制订出一套严格的规则,使非基督徒觉得不受欢迎。班上的讨论突然改变方向,一些圣经学院和基要派教会的战争生还者开始分享一些战争的故事。我谈到离我们教会四个街区的令人敬畏的慕迪圣经学院,70年代初期禁止男学生留胡须,头发也不可以长过耳朵;然而这些学生每天都要从学校的创办人慕迪(D.LMoody)的大油面前经过,可幕迪却留着胡须和长发。
每个人都大笑,只有一个名叫格雷格(Greg)的人例外。他坐在那里局促不安,很是郁闷压抑。我看到他的脸一阵红一阵青,充满了怒气。格雷格举起手来,如同火山爆发一样义愤填膺。他几乎有点结巴地说道:“我很想从这间教室中走出去,你们批评别人是法利赛人,我告诉你们谁才是真正的法利赛人,就是你(他指着我的鼻子),还有你们。
你们自以为自己多高尚、多坚强、多成熟,我告诉你们,我就是因为慕迪教会才变成一个基督徒的。你们找一个对象来轻视,好让你们觉得自已更属灵一点,而且你们还是在人家的背后谈论,这就是法利赛人干的事,你们全都是法利赛人!”整个教室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眼光都转向我,希望我有什么答复,可是我无言以对。格雷格将我们逮个正着。在一丝属灵的自大中,我们真的如法利赛人一样轻视別人。我瞥了一眼时钟,希望能获得暂时的解脱,可是我没有这个运气,还有15分钟才下课。我等了一下,希望有什么灵感可以让我解释,然而却没有。那份沉默令人很难忍受,我觉得尴尬至极。
那时飽勃物(Bob)举起手来。鲍勃是班上的新生,夸张点说,我到死都会感激他的这次拯救。他轻柔的声音缓和了整个教室的气氛:“格雷格,我很高兴你没有走掉,我们需要你在这里。我很高兴有你在我们中间,我愿意告诉你我为什么来到这个教会。
“坦白地说,我非常认同那个芝加哥妓女所说的话。我是一个吸毒上瘾的人梦见狗咬狗,就是再过100万年我也不会找教会帮助。但每周二,这个教会让戒酒小组使用我们现在所坐的这间教室。我开始是来参加戒酒小组的活动。不久后我觉得,如果一个教会容忍戒酒小组的人所带来的香烟烟蒂、酒在地上的咖啡以及这一切,这个教会大概还不错,所以我就决定去看一看这个教会的事工。
“让我告诉你,楼上那些礼拜堂里的人,起初让我真不舒服。他们似乎什么都好,而我却一无是处。我觉得这里的人,他们随意的穿着就已经很好了,可是我最好的衣服就是牛仔裤和T恤。我勉强地保持自己的自尊,以后不但是星期二来,礼拜天也来。人们并没有躲着我,而是向我伸出友谊之手。就是在这里我认识了耶稣。鲍勃简单流利的一番话,打破了教室里的僵局,整个气氛缓和了。格雷格也不再紧张,我为自己像法利赛人而道歉,全班在合一中下课。鲍勃把我们带回到相同的起点上,我们在上帝面前都是罪人,同样迫切需要拯救。
在结束以前关雎凤仪,我问道:“教会该做什么オ会变成一个妓女、税吏甚至有罪恶感的法利赛人乐意来的地方呢?”耶稣是罪人的朋友,罪人喜欢围绕在他身边。但律法主义者却受不了他。耶稣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俗话说:“你从一个人的朋友就知道他的为人。”想象一下,第一世纪的巴勒斯坦人把这句话应用在耶稣身上会有什么样的惊愕。福音书中有8次记载耶稣应邀赴宴。除了其中3次(迦拿的婚宴、马大和马利亚的接待以及他复活后在以马忤斯路上的晚饭)是一般朋友间的交往,
其他5次都违反了当时社会的习俗与习惯。
有一次,耶稣和患麻风病的西门一同吃饭。因为我和麻风病专家保罗·班德( Paul Brand)医生曾一同工作过,所以我也有机会和麻风病人起就餐。我可以告诉你,2000年来医学的进步,并没有让患这种疾病的人在社会上遭受的排斥减轻一点。印度有一位高尚且很有教养的男人告诉我,他有一天坐在教堂外面的车上哭泣,因为他的女儿正在教堂里结婚。他不进去,因为不敢让人看到他变形的脸孔,免得客人都被吓跑了。他也不敢办传统的喜宴.因为有谁会去一个麻风病人的家里赴宴呢?
在巴勒斯坦,对麻风病人有着严格的规定:患病的人必须住在城外,并且一接近任何人就要大喊“不洁净”。然而耶稣完全不顾这些律法,和一个人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是麻风病人的人一同坐席。更槽糕的是在吃晚饭的时候,一个声名狼藉的女人把珍贵的香膏抹在耶稣的头上。根据马可的记载,加略人犹大受不了而离席,直接跑到大祭司那里去出卖耶稣。
另外一个非常相似的情景是,耶稣和另外一个名字也叫西门的人坐席,同样也有一个女人来膏耶稣,并且用她的眼泪和头发来洗耶稣的脚。这位西门是一个法利赛人,他不能接受耶稣这样的态度。耶稣解释他为什么偏爱与罪人和税吏在一起,而不愿意和像西门这种出众的公民在一起――你看见这女人吗?我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水洗脚,但这女人用眼泪湿了我的脚,用头发擦干;你没有与我亲嘴,但这女人从我进来的时候,就不住地用嘴亲我的脚;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但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脚。所以我告诉你,她许多的罪都放免了,因为她的爱多,但那数免少的,他的爱就少。(路7:44-47)
至少还有一次,耶稣接受一个有地位的法利赛人的邀请。宗教领袖好像双重间谍一样跟着耶稣,邀请他入席,以便挑他的毛病。那是一个安息日,耶稣明知会惹人生气,但还是医好了一个患水肿的人。然后他指出了法利赛人这种邀请社会名流的宴席,和上帝那种邀请“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路14:21)宴席有什么不同。圣经中没有其他地方记载耶稣曾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一同用餐,我也很容易明白为什么耶稣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客人。
另外还有两次宴席都是在税吏的家中。税吏总是不讨人喜欢的,在耶稣的时代更是特别令人嫌恶。他们从税收里中饱私囊,大部分的犹太人都认为税吏是替罗马帝国效力的卖国贼。税吏是和盗贼、土匪、杀人犯、无赖相提并论的。犹太人的法庭不采纳税吏的证词,不准使用税吏的钱去救济穷人,也不准他们的钱用于交易,因为嫌他们的钱不干净。
请注意,这两次都是耶稣主动要求去税吏的家。耶稣注意到被人排斥的撒该,因为太矮而必须爬到树上才能看到耶稣,耶稣叫他下来,并且要住在他家里。群众大不以为然,耶稣不理睬他们的抱怨:“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10)另一个无赖利未,耶稣是在他正坐在税关上收人民恨恶的税捐时遇见他的。“健康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太9:12)那次耶稣告诉群众这句话。从与耶稣同席的人中,我想找出为什么耶稣会让一种人(罪人)很舒适却让另一种人(敬虔人)不舒服的原因。我在福音书中找到不止一处把这两种人相提并论的故事。法利赛人抓到一个正在行淫的妇人,这种罪是要处以死刑的。耶稣会如何回应他们呢?他们这样问是想让耶稣在道德和怜悯之间左右为难。
耶稣等了一下,在地上写了一些字,然后对控告者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约8:7-11)当众人都离去了,耶稣对畏缩的妇人说:“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这个紧张的情节将耶稣生命中的一个原则表明出来:他把人们压抑在心中的罪揭示出来,但他赦免人们任何承认的罪。犯奸淫罪的妇人蒙赦免而去,开始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法利赛人偷偷地溜走小城天长网,带着心中的隐伤。
或许妓女、税吏以及其他罪行昭彰的人乐意接近耶穌,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错了。对他们而言,上帝的放免看起来很有吸引力。正如路易斯所说妓女不会以为自己现有的生活很满足而不肯转向上帝,自以为义的人却充满了这种危险。
第一世纪的犹太人对耶稣的信息.有不同的反应。许多人宁可要施洗约翰的风格吃蝗虫野资、严厉的审判和上帝的忿怒,而耶稣恩典的信息如同人人都可以享用的婚宴一样,人们对此却不以为然。我倒很能理解这种偏爱律法而不在乎恩典的奇怪心态,因为我就是在一种律法主义的环境中长大的。恩典似平是一种靠不住、摸不着、很难理解的东西,而罪是具体的、看得见又很容易攻击、把握的目标。在律法之下我水远都清楚我现在处在哪种光景中。
温迪?柯米那( Wendy Kaminer)这位现代犹太人试着要了解基督教,他承认“作为信仰的告白,得救依靠恩典,而且仅仅靠恩典,这对我而言是非常没有吸引力的。我觉得这需要把公义完全抛在一边来想象出一位上帝一一他对信心有兴趣而不理会行为。我还是喜欢一位上帝如古老的笑话所说的那样从天上看人间:“我希望人们别再担心我到底是否存在,而是专心遵守我在耶稣的年代,犹太人想象中的一个梯子一层一层地向着上帝越伸越高,正如圣殿的结构所代表的等级那样。外邦人和混血的撒玛利亚人只能在外院,在他们和犹太妇女中间隔着一堵墙太妇女进去。犹太男人则可以再进一级,但只有祭司才能进人圣所。最后,只有一位祭司,就是大祭司,可以进入至圣所,并且是一年一次在赎罪节的时候。
事实上,犹太社会就是遵守圣洁诚命的一套宗教阶级体系,法利赛人每天严谨地强化这套系统,他们所有的规矩,像洗手以及避免沾染不洁净之物,都是努力使自己能为上帝所接纳。难道不是上帝设立哪些动物可做献祭之用吗?不是上帝喜欢无瑕疵且不喜欢有缺陷、不洁净吗?不是上帝禁止罪人、月经期的妇人、身体有缺陷的以及其他不洁净的人进入圣殿吗?古犹太艾赛尼派的昆兰社区,他们有一套严格的清单一一神志不清者、精神病患者、残疾的、聋子、小孩、瞎子、呆子、傻子、瘸子,都不允许进入社区。耶稣就在这种宗教等级体系下出现。今法利赛人恐慌的是,耶毫无顾忌地和小孩、罪人其至撒玛利亚人来往。他触摸那些不洁净的人,或是让他们触摸他。这些不洁净的人有长大麻风的、残废的、患血漏的妇人、神经病和鬼附的人。根据《利未记》的律法,摸过一个病人就要用一天来洁净,大规模地接触许多病人,他从来都不在意什么不洁净的规条,甚至连碰死人也不在乎。耶酥另一革命性的逆转,就是他对妇女的态度。在那些日子,每次会堂里面的聚会,犹太男人的祷告是:“主啊,感谢你,因为你没有把我造成女人!”妇人坐在另外一区,没有人计算她们的人数,也很少有人教她们摩西五经。在社会上,很少有妇女会和自己家人以外的男人讲话,而且男女是授受不亲的。然而耶稣却自由地和妇女往来,并且像教他的门徒那样教导一些妇人胡笳汉月。一个曾经有过5个丈夫的撒玛利亚妇
人,耶稣就用她带来一场属灵的复兴。(请注意,是耶稣先向她要求帮助的。)他很高兴地接受一个妓女用香膏膏他。一些妇女跟着他的门徒一起旅行,毫无疑问这会引起很多闲言闲语。在耶稣的比喻和例子中常常提到妇女,而且他经常为她们行神迹。根据圣经学者温克( WalterWink)的研究,在四福音书中、,每一次耶稣与妇女接触,都触犯了当时的禁忌。事实上陈学葳,正如保罗后来所写的,在基督里“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加3:28)赛尔兹在这点上进一步加以说明:“也许并不应该奇怪,第一个在摇篮旁以及最后一个守在十字架边的都是妇人。她们从未遇见一个男人像耶稣,再也没有一个男人会像耶稣一样。他是一位先知和老师,从来不啰嗦,从来不奉承、起哄、自以为了不起,从来不和她们戏耍说笑,从来不像其他人那样对待她们!这位耶稣,他责备不带怒气、称赞不要人领情;他认真地对待妇人的问题和她们的争论;他从未限定她们的生活,不要求她们一定要有女人味,也不嘲笑她们是女性;他心中没有自私的企图,更不需要维护男性的尊严;他以平常心待她们。在整个福音书中找不到一个行为,一句信息,或是一个比喻的意思是借用女性的一些特点。从耶稣的话中,没有人能察觉出女性本身有什么可笑之处。但我可以很容易就从耶稣同一时代的人身上找出这些问题,甚至于他以前的先知,以及直至今日他的教会也不例外。确实如此,对妇人或任何被压迫的人们而言,耶稣将当时普遍被接纳的观念完全翻转过来。法利赛人相信触摸不洁净的人会玷污自。但当耶稣触摸麻风病人时,他并未被玷污,患大麻风病的病人倒是洁净了始改变。当耶稣冒犯习俗进入一个外人就得医治。耶稣借着他的言语和行为宣告一个全新而又激进的恩祭,不需要行一切洁净的繁文缛节,只要跟随耶稣就行了。正如温克所说:“圣洁的感染远的传染。”简而言之,耶稣把重点从上帝的圣洁(排他性)转到怜悯(包容性)。不再是“禁止不爱者”这样的信息,他宣告“在上帝的国度中,没有不蒙爱的”。特意去和外邦人相聚,和罪人吃饭,触摸病人,他将上帝的怜悯范围扩大。但对犹太首领而言,耶稣稣的行为破坏了他们的宗教等级制度,难怪在福音书中至少有12次想要陷害耶稣。在耶稣所讲的一个故事里,一个敬虔的法利赛人和一个忧伤痛悔的税吏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个故事正是包容一切的恩典和福音的特写。法利赛人一周两次禁食东方绀珠传,按时十一奉献,敬虔地感谢上帝,不像勒索的、不义的和犯奸淫的人,更不像站在旁边的税吏。而这位税吏惭愧得连举目望天都不敢,以不能再简单的裤告来祈求:“主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18:13-14)耶稣的结论是:“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在上帝面前比那人倒算为义了!”
我们是否能从耶稣的故事中看出行为是不重要的呢?我们能否推断出一个严谨的律法主义者和勒索、不义、奸淫之徒在道德上没有区别?当然不是,在许多方面,行为是重要的,只是行为不是让我们被上帝接受的方式。怀疑论者威尔逊这样评论关于法利赛人和税吏的比喻:“这真是一个道德上无政府主义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似乎唯一重要的就是上帝赦免的容量。”正是如此兰西小屋!
在耶稣的社会活动中,他是在实行“八福”中所提倡的“伟大的逆转”( the great reversal)。一般而言,我们羡慕有钱、长得漂亮与功成名就之人,但福音却让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逻辑世界中,因为上帝爱穷人、受苦者和遭逼迫的人,所以我们也应该如此。因为上帝眼中没有不蒙爱的人,我们也不该有。这个清晰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早期基督徒的心里。其中有不少是经济拮据的下层百姓,富有的和贫穷的基督徒彼此立了一个约:富有的基督徒出钱来资助许多的慈善机构,而贫穷的基督徒就负责为富有的基督徒代求。他们相信上帝会比较乐意听穷人的祷告。(即使是今天,在葬礼上,祝福的本笃会修上还是祷告“拉撒路'”会认识他们睡着了的同伴,因为根据天主教传统不是彼得而是拉撒路负责看守进入天堂的大门。)
曾有一个时期,教会努力遵守这个新的逻辑,结果在罗马帝国,早期基督徒以照顾贫穷人和受苦人出名。基督徒不像他们那些异教徒的邻居,很乐意将他们的朋友从野蛮的绑匪手中赎回来。并且当瘟疫来的时候,基督徒会照顾那些受苦的人,不像那些异教徒看到一点瘟病的征兆就唯恐避之不及。至少在最早的几个世纪,教会按照字面遵行基督的命今:接纳陌生人、给赤身的人衣服穿、喂饱饥饿的人,并且去监狱探访犯人。(根据教会的历史,这些善大帝得胜,他后来立基督教为国教,建立了皇家教会,从此教会就把贫穷属灵化,将社会福利交给皇帝去处理,日久天长,连教会自己也变成了社会福利的一部分。)
当我阅读耶稣的故事以及研究早期教会的历史时,我感到既兴奋又难过。芝加哥班上的学生所提的问题令我悔悟。在耶稣明显的榜样中,教会怎么会变成一个体面人的群体?为什么卑下的人不再觉得被教会欢迎呢?
目前我住在科罗拉多州,我参加过的一个教会,会众几乎都是同一个种族(白人),都来自相同的社会阶层(中产阶级)。当我打开新约实在令我惊讶,早期教会是在一片混合多样的土壤上扎根的,我们今日所熟悉的中产阶级教会与福音书及《使
徒行传》中所描写的那些多样化,且多被社会所弃绝的人组成的团体是大不相同的。我设想自己回到耶稣的年代,试着想象那幅画面:贫穷的人、生病的人、税吏和妓女团围绕在耶稣的身旁,对他所宣讲的医治与赦免的信息激动不已,并终得医治和赦免。那些有钱有势的人站在一旁,试探他、魔探他,想方设法陷害他。我知道耶稣时代的这些事实,然而,在一个舒适的中产阶级教会,又是在一个像美国这样富有的国家,我很容
易就忽略了耶稣信息的核心。
为了帮助我矫正视野,我读了一些第三世界基督教世界的一些讲章。从第三世界的眼光来看福音,和今天许多美国教会所传讲的很不样。贫穷和未受教育的人,对耶稣的使命宣言“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贫穷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赛61:1)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这段出自以赛亚书的话,他们确实听到耳中是好消息,他们明白这伟大的逆转并非是些抽象的理念,而是上帝希望的应许以及耶稣对跟随者的挑战。无论世界如何对待他们,这些贫穷和有病的人水远有把握,因着耶稣,上帝的眼中就没有不蒙爱的人。
其实是日本小说家远藤周作( Shusaku Endo),将这个逆转的现象,就是耶稣使命的核心,深印在我的心上。在日本,基督徒的比例不到1%。远藤有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母亲他21岁的时候受洗。在战前的日本长大,作为基督徒的他总感觉到周
围的人疏远他,有时候班上的同学嘲笑他信“西方”的宗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去了法国,希望在那里能找到属灵的同路人。在那里他再一次经历被弃绝,这一次是因为种族,而不是宗教。他是日本送到联军国家的第一批交换学生之一,远藤发现自己是许多人的种族嘲笑对象,有人叫他“斜眼的日本鬼!”他在家乡遭弃绝,在属灵的家乡又遭弃绝,远藤经历了信仰上的严重危机。他去巴勒斯坦研究耶稣的生平,在那里有了全新的发现:耶稣也是饱尝弃绝,而且耶稣一生就是以绝来定义的一他的邻居嘲笑他,他的家人怀疑他是否疯了,他最亲密的朋友出卖了他,而他的同胞宇可饶恕一个恐怖分子,也不放过他的性命。在他一生的服侍中,耶稣一直都在降卑、接近那些贫穷人、被弃绝的人以及凡夫俗子。有关耶稣的这一发现给远藤带来了有力的启示,他一直以为基督教的信仰是胜利的信仰,就像君士坦丁的信仰。他曾经研究过神圣罗马帝国、光辉灿烂的十字军东征,他曾仰慕欧洲伟大天主教堂的建筑,他梦想有一天可以住在一个不会歧视基督徒的国家,但当他研究圣经时,发现耶稣并不逃避歧视。耶稣正如以赛亚所预言的那位受苦的仆人一样:“遭人轻视和弃绝琴江满族村,忧患之子,常经苦难,人也掩面不看他……”
远藤感到,耶稣能够了解他所经历的弃绝。在远藤的眼中,耶稣为母亲的爱和约中的父爱帯来了一个平衡。心理治疗家弗洛姆( Erich Fromm)说,一个孩子在平衡的家庭中长大会接受两种爱:母爱倾向于无条件,无论孩子的行为如何都接纳孩子;父爱则比较短暂,是那种当孩子达到某种标准或干得漂亮之时,表现出的对孩子的认可。弗洛姆说,理想的情形是一个孩子需要接受并且内化这两种爱。远藤认为,在日本这个父权社会里,人们能明白上帝的父爱,但不能体会母爱。当然旧约中也有怜悯,但因为旧约太过强调审判和律法,很容易叫人忽略了怜悯。面对一个民族在摩西五经严格要求下培养出的文化,耶稣传讲的这位上帝,喜爱一个普通罪人的呼求多过宗教人士的代求。他把上帝比喻成一位牧羊人,放下羊圈中的99只羊,拼命地去寻找那只走失的羊;像一个父亲,无法忘怀那位叛逆的而又忘恩负义的儿子,虽然他还有一个令人尊敬而又顺服的儿子;他又像一个富有的主人,打开宴席的大门,欢迎一群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耶稣心中常常充满了“怜悯”。在新约时代,“怜悯”是一个母性化的词,用来表达一个母亲对她腹里的孩子的感觉。耶稣乐意接纳那些不可爱又不配、对社会毫无价值的人。如果这些人亲近我们,我们恐怕会希望他们离远一点。耶稣这样做是要人明白,即使是一个微不足一无是处的人,对上帝而言都是无限重要。一位不洁净的妇人,因为太害羞也太惭愧而不敢正面接近耶稣,只好碰一碰他的衣袍,希望别被发现,想不到还是被耶稣注意到。她后来知道,正如其他那些一无是处的人一样,他们都在耶稣的视线里。
耶稣亲自来证明上帝不是爱一个民族或是种族,而是爱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对他而言都是重要的。奥古斯丁说:“借着爱那不可爱的,你使我们成为可爱的。”有时候,我不认为相信上帝的爱是那么容易。我不是生活在第三世界的那些贫穷的督徒,又不像远藤那样饱尝弃绝,但我确实知道我所经历的苦难,知道每一个人无论是何种背景或经济能力,都难逃苦难。每一个受苦的人都需要上帝的恩典和医治。有一个很糟书。第一位是科罗拉多州的年轻牧师,刚刚得知他的妻子和女儿都将死于艾滋病。“这样的事发生在我的身上之后、,我怎么跟我的青年团契谈论那位慈爱的上帝呢?”他问道。第二天,我听说一个瞎眼的人,几个月前,因为同情一个曾经有毒瘾的人,就把他接到家里来。最近他发现这个人居然在他的屋檐下和他的妻子有了奸情。“我尽力服侍那个人上帝为什么惩罚我?”他问道。就在这个时候,他的零钱用完了,所以电话就断了,我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
我已经学会了不再寻找“为什么”的答案。为什么这位年轻牧师的妻子会分到瓶被感染的血浆呢?为什么一些好人因为好行为而受伤害,而一些坏人却长命百岁呢?为什么在几百万个祈求医治的祷告中仅有如此少的祷告蒙应允呢?我不知道。
有一个问题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困扰我,我相信这是我们对上帝众:“上帝到底关不关心我?”我知道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研究耶稣的生平。在耶稣身上,上帝给了我们一张看得到的面孔,在这张面孔上,我能直接读出上帝对那位年轻牧师或我不晓得名字的瞎眼人的感受如何。耶稣并不会除去一切的苦难,他仅仅医治地球上极少的人,但他却表明上帝是否关心这个问题。我知道耶稣因苦难而流泪有三次。当他的朋友拉撒路死的时候,他流泪。我记得有一年我有三个朋友相继去世,我发现哀痛是不会习惯的,前面个朋友的死亡一点都没有使我预备好面对第三个朋友的死亡。哀痛如同火车将我撞倒,将我压扁,令我喘不过气来,除了哭不能做什么。我发现耶稣的朋友拉撒路死的时候,他也有类似的感受。这给我一些安慰,让我忽然有他的哭正是远藤所提的母爱:“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太23:37)这种伤痛,使我想到那些追求自由而放弃了信仰的孩子父母们心中的伤痛,或是一个人遭配偶抛弃时无助、无奈的痛苦。我实在惊讶上帝的儿子居然在面对人类自由意志的时候,会发出如此无助的哭泣。甚至上帝,满有权能,也不会强迫一个人去爱。最后,《希伯来书》告诉我们,耶稣“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上帝”、(来5:7)当然他并未蒙拯救免死亡。可以说耶稣是在问每个人都曾经问过的一个问题:上帝是否关心?当他引用诗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时,(太27:46)他难道还有别的意思吗?
再一次,我找到奇特的安慰,因为当耶稣面对痛苦的时候,他和我们的反应是一样的,他在客西马尼并没有祷告说:“哦!主啊!我真感谢你选择我能为你受苦,我真享受这样的特权!”不是的!他同样经历悲衰、惧怕、遗弃,甚至近乎绝望。然而他坚忍着,因他知道在宇宙的中心有他的父亲。上帝是值得依靠的,无论目前环境如何。通过耶稣对受苦之人和市井小民的反应,隐约可见上帝的心事。上帝不是毫无感动的绝情,他是那位充满爱的上帝,愿意亲近人。我相信,他看见我们一切的弱点,正如耶稣看着站在儿子棺材旁边的寡妇或是长大麻风的西门以及那个西门彼得――他虽然诅咒耶稣,但耶稣还是使用他建立并带领主的教会。教会应该是一个被弃绝的人永远可以安息的所在。


好书等你来读,好礼等你来拿,长期征稿启事。
亲爱的弟兄姊妹,读者朋友们,爱筵四月份会为大家推荐七类精选读物:
周一职场 、工作
周二 婚恋、教育
周三历史、传记
周四 哲学、文学
周五 神学、圣经
周六 灵性、心理
周日 儿童、青少年
大家可根据个人时间精力心情在一个月之内至少选择一本书阅读,欢迎您以文字的形式给我们投稿(来稿请投邮箱491353697@qq.com或者关注微信),不限题材与字数,只限您的真实感受。
备注:凡来稿者均可获得由爱筵书吧提供精美礼品一份。

长按图片关注 郑州爱筵书吧
咨询订购电话:
0371-55070749
180-3997-4774

期待与您的灵魂再一次触碰
上一篇:柱上负荷开关 下一篇:安阳人民政府网

繁华落尽 转瞬即逝

我们需要透过一系列的训练来突破关卡,我们需要达到一个不受到过去历史的羁绊的心境,透过这样的心境,进而引导成为一个适合进行前进到战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战士,我们的目标是遵循着力量进入无限的领域和穿越!